押送犯人的衙役,只能跟犯人一路步行长途跋涉,为何还抢着做?

押送犯人的衙役,只能跟犯人一路步行长途跋涉,为何还抢着做?

----押送犯人的衙役 , 只能跟犯人一路步行长途跋涉 , 为何还抢着做?//----

押送犯人的衙役,只能跟犯人一路步行长途跋涉,为何还抢着做?


"multi_version":false

第一 , 利益 。

古代流放的地域大都是南、海南等地 , 在古代这些地方是非常偏僻且荒凉的地方 , 虽然衙役们明知押送犯人到这些地方很是漫长且不能乘坐交通工具 , 但此行油水是非常高的 , 因犯人戴着枷锁和脚镣 , 所以要想到达流放之地是非常痛苦的 , 于是犯人的亲朋好友就会在路上等着衙役进行贿赂 , 只要是钱到位了 , 衙役一路上吃喝拉撒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 犯人也会相对而言比较轻松 。 比如《水浒传》中林冲被充军的时候 , 他的老丈人就给衙役很多钱 , 让他们善待林冲 。

第二 , 机遇 。

古代被朝廷流放边疆的 , 除了一些罪犯外最多的还是那些被朝廷革去乌纱的大官 , 他们虽然此时不顺利 , 但并不代表他们以后不会翻身 , 像清朝时期的禁烟和抗英英雄林则徐 , 他因为和洋人做对 , 而后被朝廷各种诬陷、打压 , 最后56岁的林则徐被朝廷流放新疆 , 计划经过江苏、河南、陕西、甘肃 , 进入新疆 。 押送林则徐的衙役虽然名义上比林则徐厉害 , 但那名衙役在看到沿途各级官员对林则徐的高规格接待后 , 也不敢太过于放肆 。

第三 , 行程(时代不同 , 下面以清朝为例)

首先押送罪犯的衙役并不是全程不变的 , 同一个衙役并不需来回奔波几千里的路程 。 比如押送罪犯从山西出发 , 押往海南 , 那么离开山西到了河南地界 , 犯人就交由当地衙役押送了 , 双方只需办理一下交接手续即可 , 随后原先从山西出发的衙役就可以回去交差了 。

同样 , 在河南接到罪犯的衙役只需将罪犯押送至邻省或者县 , 任务就算完成 。 以次类推 , 这样一来 , 罪犯不变 , 衙役总是在变 , 这就减少或避免了当衙役的辛苦 。 古代条件有限 , 可以水路官道结合 , 如果真的是靠步行走你可以去看看直播徒步去西藏的驴友 , 驴友还是防护营养在线步行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