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差评师要怎么找 差评师曝光平台网站( 三 )


也正因为如此,听到售假投诉的商家,尤其是新店,大多会束手就擒 。
老 C 说:“ 搞个十家,一家认栽,就是赚了 。”
差评君并不愿意称这些人为 “ 职业打假人”,以打假为目的的牟利,不过是一群游离在法律边缘的投机分子 。
但另一方面,催生这些所谓 “ 打假人” 的恰恰是平台和消费者 。
当低端需求牵引出有效市场,淘宝们正提供了这样一个开放的互联网平台,有了 “ 知假买假 ” 的需求,就有了层出不穷的 “ 精仿 ”、“ 高仿 ” 。而卖家和平台共生的关系,注定了某些可预计后果的发生 。当年的聚美优品也深陷假货漩涡,无奈陈欧关闭了第三方平台,改为直营 。
平台模式下,涉及多方,责任判定在商业和法律层面都不确定 。于是才有了这个淘宝畸形的市场怪圈:堂而皇之的卖假,堂而皇之的买假,堂而皇之的 “ 打假 ” 。
反差评联盟卖家们并不会坐以待毙,除了纯低俗恶劣的给恶意买家邮寄了不得的东西外,一些有能力的淘宝卖家成立了 “ 反差评联盟 ”,在各种论坛、淘宝群公开曝光疑似 “ 职业差评师 ”( 这里的差评师指所有靠不正当手段伤害卖家利益的恶意买家 )的信息 。
差评君在年初发过一篇关于这一职业的文章 “ 我靠给别人寄翔赚钱,月收入八万 。。。” 里面提到的 “ 淘宝差评师曝光台 ” 大多数因为侵犯消费者隐私权被关停,但是还有幸存者 。
这些网站上,收录并实时更新的 35 万可疑买家中,有 52 %打假师,其次为恶意退货和差评师 。
曝光的买家从性别、年龄、住址、ID 都一清二楚 。没有人知道这 35 万人中到底有多少是恶人,又有多少是普通消费者 。
但卖家也没办法,只能靠这种 “ 人肉 ” 的方式以暴制暴,短信轰炸骚扰或者寄一些奇怪的东西给 “ 差评师 ” 。
这两伙人在法律和淘宝都管不到的地界,打的不亦乐乎 。
但就是这样,淘宝依旧创造了中国电商神话,2012 年开始,中国 GDP 增速首次低于 8 %,但淘宝+天猫两大体系 GMV 首次突破 1 万亿,直到去年达到 4.82 万亿 。
淘宝的无奈和默许 “ 一个人总要和气些,‘ 和气生财 ’,对不对?”
——鲁迅
阿里做了电子商务 15 年,这种情况淘宝不是早就应该建立了完善的监管机制吗?
按照惯例,买卖双方出现任何纠纷,将由淘宝小二进行判决,如有一方不服判决,可以准备材料,继续 “上诉 ” 。
而在 2013 年,“ 为规范淘宝网平台秩序,让更多会员参与平台治理 ”,淘宝上线了 “ 大众评审制度 ”,今年还获得了 “ 阿里巴巴 2018 财年集团公益大奖 10 强 ” 。即在小二介入之前,由大众评审员先进行交易纠纷的判决 。
有点像古希腊大众陪审团,面对一起纠纷,如支持任何一方的评审员达到 16 ( 含本数 ),则构成有效判定,支持率≥ 50% 的一方获胜 。

淘宝差评师要怎么找 差评师曝光平台网站

文章插图

不得不说,这个评审制度初衷是为了提高审判科学性,审判案例也有类别范围限定 。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差评君发现了一些问题 。
评审员不需要任何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判决;存在着一定奖励机制,但刷分成本为零;评审员中买卖阵营对立,只要有一方数量占优,判决就难以保证公平 。
截至目前,大众评审已经成功审理了 2654104 起纠纷 。而这其中,用脚投票产生的又有多少起?
如果对大众评审结果不满意,买卖双方可以申请小二介入,但更多的小二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往往建议双方沟通,息事宁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