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蚱养殖棚图片 养蚂蚱一亩地几个大棚合适( 二 )


蚂蚱的养殖技术如何养好蝗虫在我国 , 食用蝗虫历史悠久 。 人们习惯将蝗虫洗净用油炸 , 撒上盐、花椒粉等后食用;一些饭店宾馆对蝗虫进行煎炒烹炸 , 做出“飞蝗腾达”、“陆地飞虾”等美味佳肴;对蝗虫还可深加工 , 制成罐头食品、脱水干制品、冷冻食品 , 腌渍食品等各种风味食品 。 目前 , 蝗虫的市场需求在100吨以上 , 但人工养殖蝗虫产量不足10吨 ,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蝗虫养殖投入小、产出大 , 一次性购买种卵 , 可以长久利用 。 虽然蝗虫养殖的前景看好 , 但笔者在这里提醒大家 , 养殖蝗虫必须实地调查、学习 , 联系好销路 , 考虑当地饮食习惯 , 谨慎投入 。 笔者养殖“东亚飞蝗”已数年 , 从中摸索出一套养殖经验和技术 , 现介绍给大家: 一、养蝗虫的前期准备养蝗虫要建养殖棚 。 地点选择通风向阳的地方为宜 , 房前屋后、闲置的院落、地块等都可以 。 养殖棚的地面要高出周围地面10-15厘米 , 以便雨季排水 。 棚的建造可用竹片、竹竿、木棍等做支架 , 再用纱布做一个如温室大棚一样的棚罩 , 底边埋于地下 , 留一个门口 , 门口安上拉锁或者用粘连布条对粘 。 棚的高度为1.5-2米 , 4月底必须建设好 。 棚的面积根据蝗虫的数量而定 , 一般每平方米可养600-800只成虫 。 起初养一万只蝗虫有15平方米即可 , 每只雌蝗可产卵60-90粒 , 随着蝗虫量的加大 , 再继续扩建大棚 。 建好养殖大棚后 , 在棚内地面上种上密密麻麻的小麦 , 准备让幼蝗食用 。 二、蝗虫的管理先准备无毒土壤 , 新锯末和土按2:1拌匀 , 含水量为20%-30% , 在器具上或者木板上铺3-5厘米厚 , 然后将购来的蝗虫卵均匀地撒在上面 , 卵上再盖约1厘米厚的土 。 经过10-15天的孵化 , 到“五一”前后 , 蝗虫就可以全部孵出 。 幼蝗孵出后 , 7天脱一次皮 , 脱一次皮为一龄 , 共脱5次皮后变为成虫 , 再过50天成虫就可以销售(每斤蝗虫在260-340个)或留种产卵了 。 在1-3龄期间 , 幼虫的采食量很小 。 经过35天变为成虫后 , 采食量倍增 , 除了采集部分野杂草喂养外 , 还可以采割人工种植的墨西哥玉米草饲喂 。 三、养殖蝗虫的注意事项1、蝗虫采食时间在早晨9点至下午5点 , 每天为2-3次 。 喂养蝗虫时 , 要将饲草均匀地撒在棚内 。 2、阴雨天气应适当遮盖养殖棚 , 因为地面太潮湿 , 蝗虫会不采食而死亡 。 3、饲养的密度一般每平方米600-800只为宜 , 饲养过密会出现强食弱、大食小或者正在脱皮的被早脱皮的蚕食等 。 4、夏天气温高达35℃以上时 , 就要对养殖棚进行遮荫 , 在纱网上或者棚内适当洒些水 , 供应水分 。 如果棚内过于干燥 , 也会造成蝗虫死亡 。 5、如果蝗虫采食了带毒的饲草 , 就会立即死亡 。 所以如果不知饲草是否有毒 , 最好先洗净再喂 。 6、蝗虫的生命周期为75天 , 雌蝗产完卵后会正常死亡 , 雄蝗也会在交配后正常死亡 。 四、相关知识蝗虫一年中分“夏蝗”和“秋蝗”两代 。 “夏蝗”从5月初出生到7月初左右长为成蝗 , 并产卵于棚内 , 完成第一代 。 在7月15-25日 , 第二代蝗虫即“秋蝗”会自然出土 , 到9月初产卵于地下 , 然后死去 。 虫卵可以自然越冬 。 待到来年“五一” , 幼蝗会自然孵化 , 破土而出 。 养殖蝗虫 , 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进行选种 , 以石家庄的气候特点 , 养殖“东亚飞蝗”比较适宜 , 况且此品种现在比较畅销 , 适应性较强 , 适宜在华北等地养殖 。 详细的情况 , 请参考:http://mzyz.ccc001.com/cgi-bin/index.dll?index3?webid=ccc001&userid=2252095
养蚂蚱需要什么技术和条件啊?养蚂蚱很容易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