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萧氏风水名墓 潮阳西胪林氏风水名墓( 六 )


35世林总督,号璋,名如圭,系唐九牧长房林苇派下林禹房,林制属之三子,元朝天历戊辰(1328)科进士,惠州刺史,于元朝末期衍惠来县,为凤镇之祖 (据2001年日8月,林祥源主撰《惠来西河林氏族谱》初稿) 。
世林华封,元至正八年(1348)由闽迁潮阳兴仁乡洋尾寮(今铜盂镇洋美) 。据陈丰强《潮阳姓氏丛谈·林氏》)
35世林彰耀(又名和易),福建唐九牧后裔,由巢山梧龙村,于明正德癸亥(1443)移居今澄海市溪南镇南砂乡,生文叟、文质、文形 。文叟生筠轩、刚毅、茂才、梅轩、俊山、智齐、季轩 。文质居湖心(今上华),文形居陆丰县 。明万历丙午(1606)裔孙在南砂乡西社建林氏大宗祠,称“永思堂”,顺治十四年 (1658)邱辉来乡劫掠时焚毁,康熙三十二年(1693)由林有楣、林青门主持重建,同治九年(1871)方耀宋办清乡时被烧毁,光绪四年(1879)由林有仪主修,1996年至1999年重修 。该乡另有一林氏族人来创居,康熙五十年(1711)建林氏宗祠即“上巷祠”于南社 。1999年该乡总人口13492人,其中林氏8599人,还衍海外(见2002年1月林明舜主编《南砂乡史》)
36世林学士(另有一同名系南宋来住澺溪),唐九牧林迈后裔,莆田人,于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由闽入潮阳,创居于县城南火烧园,后徙至仙港桔仔脚 。明末创祖祠敬爱堂(1991年由学舞、炳南捐10多万元港币修复)裔孙林清溪生三子:长居县城东门外世美巷,裔创惠来黄冈寨;次子村翁裔居桔仔脚东门(光绪时称新元乡)而衍大布(今存林厝祠),末子迁居海丰县博美麟书庭(今属陆丰县埔美林厝埕)而裔分东海半埔、海丰赤花等地(据陈丰强主编《潮阳姓氏丛谈·林氏》)和2001年林升东《重修敬爱堂记》) 。
36世林弥远(字惇以,号南陇,1334,8,7-1397,6,25),系35世林梅轩(非第41世“五梅入潮”和第31世之林梅轩)之第4子,生于元元统二年,故于明洪武三十年,青年时(相传元至正十三年即1353年20虚岁),因海寇猖獗,遂由莆田带父亲神主牌入潮,居揭阳县锡场寨(今属揭东县锡场镇,分为锡中、锡东、锡西三村),时当地已有孙、池、刘、陆、许诸氏集居,后各姓他迁,林氏为该乡唯一盛族(今3万多人),裔衍揭东县玉湖镇玉斗柯、揭阳市仙桥镇河曲村、惠来县潭清与锡窟二乡、浇平县和园寨、及旅港,以至柬、泰、新等,海内外今逾10万人 。他配吴贞节 (1337,6,25-1405,8,29),合葬于锡场寨大潭墘 。生子四:清隐、锡岗、太生、锡潭,生女二:长配盘溪潘氏,次早殇 。(据1986年10月林仲杰主编《泰国西河林氏族谱》第297页,1998年5月4日锡场英灵古庙理事会资料)
36世林三峰,林则祖之子,配刘颐良,随父到潮,生子三:靖山、维商、梅崖,后与长男返莆田,林靖山后复来潮,与季弟林梅崖(又名德辉)自潮安县仙庭,移创于揭阳县霖田都(今属揭西县)、蚊龙乡等,衍桐坑 。林维商之子孙世居仙庭 。
36世林仁(唐九牧林蔇后裔),元代由琼州(海南岛)移居潮州;林迪元(同上)居长泰岩宅乡,裔孙林宏跃、宏实居普宁县洪阳水吼,林宏魁居黄厝寮;林华(系第17世林萍,开发漳浦县游洋莒村者之后裔),居攀龙、车田、南靖、饶平、台湾岛板桥;林慕(居福建平和县埔坪)裔孙林日兴(乾泰)于元代徙居饶平县石壁,生林惟,林惟长孙林光震居凤凰(今潮安县),衍海阳县埔尾(埔涵)、湘桥头寮仔、陈桥村、揭阳县下埔、澺溪东山,次孙居店仔头,三孙林承乾居凤凰桥头,衍潮安县归湖仙羊;林长江于明万历八年 (1580)由饶平县石壁徙居归湖(属潮安县);林华阳长子林袒翘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徙居归湖;林怀英自饶平县三饶石壁徙居东(阝留)乌石塘;居大坑林莲山之裔孙林开学于清代徙居苏石溪,生三子,次子林明兴移居揭阳县云路坎下;林元昌之裔孙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