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沈瑞芳长什么样?双汇沈瑞芳个人资料简历 双汇沈瑞芳( 二 )


当时许多人评选万隆都是因为这个44岁的主任为人处世十分和善, 他们想着能够在这个新任厂长的手下继续干自己的“老本行” 。 然而 。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 在万隆上台以后, 一改往日和善的面容, 变得雷厉风行, 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 。
当时的肉联厂, 不论是生产销售还是经营管理上, 都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 。

双汇沈瑞芳长什么样?双汇沈瑞芳个人资料简历 双汇沈瑞芳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
身为国企职工, 每个人都到点上班到点下班, 甚至大多数人连自己分内的工作都没有做完就着急下班回家 。 这大大遏制了整个工厂的生产效率 。
在生产线上, 更是存在“监守自盗”的行为 。 按万隆自己的话说, 当时一头猪进来, 加工完之后只能卖出去一半, 剩下的一半全让员工给顺回家了 。
面对着眼前的这个“烂摊子”, 万隆制定了三条“铁则” 。
第一, 打破“铁饭碗” 。 不让职工们再继续靠着“铁饭碗”而偷懒、磨洋工, 如果没有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厂里就会予以辞退 。
双汇沈瑞芳长什么样?双汇沈瑞芳个人资料简历 双汇沈瑞芳

文章插图

万隆
第二, 打破“铁公司”, 彻底废除死板的晋升和奖励制度 。
第三, 打破“铁交易”, 趁着改革开放这股东风, 向外发展多条销售渠道 。
这三条“铁则”一经颁布, 立刻引来了一大批人的不安 。 因为他们再也无法像从前一样吃着“铁饭碗”, 混着死工资, 每天过着自己的逍遥日子了, 甚至还有被辞退的危险 。 于是这些人立刻联名上书, 要求重新竞选厂长 。
但是, 万隆提出的这些规定毕竟符合整个工厂的利益, 所以大多数人还是非常支持的 。
双汇沈瑞芳长什么样?双汇沈瑞芳个人资料简历 双汇沈瑞芳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
在开除了一大批“冗员”之后, 整个肉联厂在万隆的管理下, 逐渐转亏为盈, 走上了正轨 。
在80年代, 全球养殖业的集中度在不断地提高, 肉制品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 当时毕竟在那个时候, 我国的经济发展才刚刚起步,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肉制品占肉类总量的比例远远不足 。
眼看在行业竞争的态势中处于劣势, 万隆决心从提升技术开始下手, 制造出不输于进口肉制品的产品, 改造传统意义上的肉类工业 。 在从国外购进了一大批先进的生产线之后, 万隆加大了工厂的生产力度 。
双汇沈瑞芳长什么样?双汇沈瑞芳个人资料简历 双汇沈瑞芳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
到了1990年, 漯河肉联厂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大的肉类出口基地 。
这个时候, 万隆又看到了一个“商机” 。
在一次外出拓展业务的时候, 万隆在火车上看到售货员在售卖盒饭和小吃 。 其他的东西几乎无人问津, 可唯独车上的火腿肠被车上的旅客给抢空了 。
原来, 这个“小玩意”便宜、顶饿而且还好吃, 所以相比于价格不菲的盒饭, 旅客们更愿意选择火腿肠 。
万隆将这一幕看在眼里, 他觉得如果去发展火腿肠业务, 也许能够让已经陷入瓶颈期的肉联厂重新焕发生机 。
于是, 在回到漯河之后, 万隆从国外引进了火腿肠加工技术, 开始将产业重心继续转移, 并将火腿肠的品牌定为“双汇” 。
双汇沈瑞芳长什么样?双汇沈瑞芳个人资料简历 双汇沈瑞芳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
1992年2月, 第一根双汇牌火腿肠成功问世 。
之后, 为了将“双汇”的招牌在全国打响, 万隆又先后从美国、荷兰、德国等国家引进了5000多台加工设备, 并聘请国外肉制品专家来到工厂里, 对制作火腿肠所需要的腌制技术、乳化技术、冷分割技术还有保鲜技术进行指导 。 万隆明白, 只有提升产品质量, 才有可能在已经有些饱和的火腿肠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