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 。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 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 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天时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时令
地利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位置
人和指的是: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为什么这样说呢?保卫国家不必靠山川险阻,威行天下不必靠强兵利器 。实行仁政的人,老百姓就会支持他 。不实行仁政的人,就不会有百姓支持他,最后连亲戚朋友都要背叛他,那他的江山也就完了 。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天时”在今天看来应当是历史潮流或机遇,“地利”指的是地理优势,“人和”指的是人际关系融洽和谐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这三者缺一不可 。
天时地利人和的战争示例:
1、草船借箭

文章插图
《草船借箭》诸葛亮深知周瑜的(自负),鲁肃的(谦和),曹操的(多疑),还利用(大雾)天气和(地理)条件,巧妙的安排,运用(草人和木船),前往曹营借箭 。借箭成功,说明诸葛亮是一个既(懂得心理诊断)又懂得(天文地理)的人 。
2 、赤壁之战

文章插图
孙吴联军借助长江天堑,以及北方兵不习水战等地理条件,一把火烧掉了曹操83万大军 。
3、官渡之战

文章插图
曹操占据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天时,以正义之师的名义攻打袁绍,袁绍手下纷纷反叛投靠曹操,曹操一举灭掉比自己强大的袁绍 。
天时地利人和的哲理故事:
孟子有一次和弟子们一起讨论怎样才能在战争中获胜的问题 。
有一个弟子说:“我认为,要想打胜仗,必须要顺应天时,即抓住有利的季节和天气不可 。”
另一个弟子马上反驳说:“我认为天时并不重要,地利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高墙深池,并凭借山川险阻,这样才会攻必克守必固 。”
孟子听了他们的话,用手敲着大腿,慢慢说道:“你们俩说的都是次要的因素,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没有抓住 。从战争全局来看,抓住天时不如占据有利地形,地形有利不如全军将士上下同心 。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 。
“比如有一座地形有利的城池,在围攻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许多合适的战机,但终于没能攻克,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还有一座城池,地理形势险要,城墙高且坚固,粮草充足,但军心涣散,一听到敌人来进攻,都弃城不战而逃,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 。
【天时,地利,人和如何理解?有典故吗?】听了孟子的话,学生们都佩服不已 。
- 30岁的男人和40岁的男人有什么不同?哪个在女人眼中更有魅力?
- 断代体的代表书籍 风水断应期应人和应事书籍
- 傻子里的聪明人和聪明人里的傻子有什么不同?
- 雅利安人和日耳曼人是什么关系的 日耳曼民族与雅利安人是一回事吗
- 顾城最美的情诗 顾城情诗短句
- 农村宴席,为什么男人和女人不同席?
- 人类由男人和女人进行繁殖,这样的优点是什么?
- 西晒的房子 西晒的房子风水化解
- 一个丧偶的女人和一个离异的女人,谁更容易找到另一半?
-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灵魂的不同。这个观点正确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