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杯|水杯里这样撒一把黄芪,让你抵抗力翻倍!效果太好( 二 )
古籍中的黄芪
黄芪功能补气,强健壮体魄,在传统的丸散膏丹里用得十分普遍:
《竹林女科证治》梦熊丸:炙黄芪125克,黄鱼鳔胶1000克,沙苑子250克,制成蜜丸,温酒送服,治男子嗜欲不节,施泄太多,肾虚精薄,不能直射子宫 。
《和剂局方》黄芪六一汤:用黄芪6份,甘草1份,治疗男子、妇人气虚血弱、肢体劳倦、胸中烦悸、时常焦渴、唇口干燥、面色萎黄、不思饮食,或先渴而发疮疖,或病痈疽而后渴者,或卫虚自汗等 。
《太平圣惠方》:黄芪50克,熟地黄75克,粳米100克,鸡肠一副,煮粥、作羹、包馄饨,任意食之,治膀胱虚冷,小便频数不禁 。
《经验秘方》:黄芪30克,糯米150克,煮粥食用,治崩漏下血 。
黄芪四不吃
黄芪虽好,但需辨证使用,下面四种情况时,最好不要用黄芪:
上火不要喝:黄芪虽有滋补作用,日常出现声音嘶哑、咽喉痛等明显上火的情况,就不要喝黄芪水了,若是上火时饮用,就相当于雪上加霜,加重上火 。
天热少喝:天热喝容易上火,出现流鼻血等情况 。想饮用黄芪水,最好在天气变凉以后,如秋冬季节,效果更好 。
睡前不要喝:一般在睡觉前,不建议喝黄芪水 。黄芪含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成分,会影响睡眠质量,并且还有利尿作用,导致夜尿次数增多 。
血压高不要喝:科学研究表明,黄芪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即轻用(15克以下)有升压作用,重用(30克以上)有降压作用 。常用代茶饮剂量的黄芪就有升压作用,若是喝了反而加重病情 。
此外,中药服用前需要辨清体质,一般来说,下面这几类人都不建议食用黄芪:
阴虚人群:主要表现有手脚心发热、口干咽燥、爱发火、睡眠质量差等;
湿热人群:主要表现有口干、口苦、口臭、体味大、舌苔厚腻等;
热毒炽盛人群:主要表现有面红目赤、局部焮热,伴有高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苔黄等症状;
正处于感冒发热期的人;
正处于经期或孕期的女性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