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每章概括和感悟 骆驼祥子每章感悟启发及感悟( 二 )


02拥有什么样的认知,配过什么样的生活“没有父母兄弟,没有本家亲戚,他的唯一的朋友就是这座古城 。这座城给了他一切,就是在这里饿着也比乡下可爱 。”
进城后的祥子一方面完全失去了与农村的联系,打心底里看不起农村的生活,而且再也不愿与之发生任何联系了,另一方面他又没有扎根于城市生活,甚至还不知道与新的社会环境建立应有的联系 。
譬如祥子既拒绝了刘四主动借钱给他买车的建议,倔强的坚持自己攒钱,也拒绝高妈给他的放贷、储蓄和起会集资的建议,坚持靠自己的劳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也放弃了接受新知的机会,又或许他根本就没有想接受 。
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祥子的质朴,也可以看出体现在他身上的那种农民式个人主义的经济观念,以及他与城市生活的隔膜,对商品经济的无知 。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留着旧的习惯”的人,而由“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
如果祥子真的把钱存进银行或放了债,那么孙侦探的讹诈也不会对祥子造成致命的打击;如果祥子真的听从虎妞的安排坐吃车份子,那么祥子的身体也不会因饱受烈日、暴雨的打击而衰竭 。
反观祥子的老婆虎妞,在怀孕期间将出租屋分租出去供给他人使用,以获得薄利,来补贴家用;祥子因为过于不注重身体保养,生病几个月期间不能出车,祥子念叨赶紧出车,而虎妞主动将车出租,获取生活费,又可以先照顾好身体 。
所以,人只能赚认知内的钱,你的认知上限就是你的收入上限 。再怎么蛮干,认知水平没有提高,很难有实际生活转变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找到适应社会生存的钥匙,才能如鱼得水 。智者往往能够根据经验和事物的发展走势,准确预知世事的变化和结局,主动寻求自我策略的变化,使自己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
03没有梦想,没有坚定的方向,最终也会没有生活“越不肯努力便越自怜,以前他什么都不怕,现在他会找安闲自在:刮风下雨,他都不出车;身上有点酸痛,也一歇就是两三天 。自怜便自私,他那点钱不肯借给别人一块,专为留着风天雨天自己垫着用 。”
经历了三起三落后的祥子,对生活倦怠,没点生气,但还不至于完全堕落 。
真正堕落的时候,是在妻子虎妞死后,本想和小福子过日子,又不愿共同承担对方两弟弟的抚养,逃避走了,接着经不住生活的诱惑,包月拉车时与人偷情,骗财,喝酒,嫖娼,染上性病 。
看着故事一步步到这里,确实让人揪心 。故事放到今天,这也是我们任何现代人人人都得警惕的恶性循环:堕落并不只出现于底层,而是在人类的各个阶级都有,毕竟每人都有自己的失意 。也许祥子必然会被环境影响成这么一副不成人形的模样,但他明明有权利维护自己的积极,诚实,和勤快 。
一次次梦想被打击,最根本是他缺失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坚定的人生方向,最初的梦想被敲碎后,一次次妥协注定了祥子的未来 。
透过祥子,我们看到的是大多数人的人生 。社会开明也充满挑战 。
但凡我们的初心依然无时无刻的经受各种挑战,当我们认真努力拼搏后,没有得到成绩或奖励,我们会不会认为努力是徒劳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因此而放弃努力;
当我们面对金钱或权利的诱惑,而需要突破法律的底线时,我们会不会认为试试也无妨,抱着侥幸的心理,放弃自己的原则;甚至当我们坚守正义,一时间得不到回应时,会不会认为坚守是无益的,于是无视法律规则 。
【骆驼祥子每章概括和感悟 骆驼祥子每章感悟启发及感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