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陲八百人兵变, 三百年王朝轰然倒塌, 开启外族入侵时代( 二 )

庞勋之乱虽然持续的时间并不太长 , 但是却揭开了唐朝灭亡的序幕 。 首先 , 庞勋之乱实现了“兵乱”与“民乱”的合一 。 在庞勋之乱以前 , 唐朝内部虽然经常发生兵变 , 但民乱相对较少 , 且两者互不相干 , 乱民与乱兵从未合流 。 但是庞勋之乱 , 原本只不过是800兵丁作乱 , 规模很小 , 然而各地民众竟然纷纷加入叛军 , 使得乱事迅速扩大 , 显示出唐朝此时已经丧失民心 。 这大大鼓舞了后来的造反者 。

其二 , 自从安史之乱以来 , 河北地区脱离唐朝中央控制 , 而关中地区经过战乱十分凋敝 , 唐朝财政全依赖大运河运输江南财赋维持 。 而庞勋之乱主要发生在两淮地区 , 严重地威胁了江淮漕运 , 切断了唐王朝的经济命脉 , 虽只历时一年三个月 , 但在经济上给了唐廷以致命的打击 , 沉重地动摇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

其三 , 庞勋之乱证实了唐廷统治力的衰退和军政的败坏 , 为后来发生的黄巢之乱起了示范作用 。 庞勋乱军虽有数万人 , 但核心力量只是八百武宁镇兵 , 而唐朝集中各路大军耗时一年才得以平定 , 唐军战力的低下充分暴露 。 即使在叛乱被平定后 , 也只是庞勋本人死亡 , 徐州被收复 , 而庞勋余党依然广泛散布在山东、江淮地区 , 继续占据不少地方作乱 , 唐朝始终不能将其彻底剿除 。 这些人成为后来黄巢之乱的重要力量 。 对此 , 《新唐书》就说“唐亡于黄巢 , 而祸基于桂林” 。

第四 , 庞勋之乱造成了沙陀异族势力的崛起 。 由于各路唐军征讨叛乱屡次失利 , 唐朝不得不征召朱邪赤心统领的沙陀部落兵平叛 , 这些沙陀骑兵仅仅千人 , 就轻易的击溃了叛军 。 这种战斗力上的巨大反差 , 使得沙陀人轻视唐朝 , 从此有了不臣之心 。 到了唐末 , 沙陀人便割据一方 , 最后建立后唐、后晋、后汉三个政权 , 横行中原数十年之久 。

明末王夫之在评论“康承训引沙陀镇压庞勋叛乱”时说:“唐之亡不可救 , 五代之乱不可止 , 自康承训奏使朱邪赤心率沙陀三部落讨庞勋始 。 …庞勋拥数万之众横行 , 殚天下之师武臣力 , 莫能挫抑 , 而沙陀以千骑驰突 , 如薙靡草 。 固将睥睨而笑曰;是区区者 , 而唐且无如之何 , 吾介马奔之而遽成齑粉 , 则唐之为唐可知矣 。 ……是可取而代也!沙陀可以主中国 , 则契丹、女直、蒙古之强倍于沙陀者 , 愈无不可也 , 而祸延于无极矣 。 ”王夫之认为庞勋之乱开启了后世中原屡受外族侵扰的大门 , 弱小的沙陀都可以在中原横行 , 比沙陀强大的多的契丹、女真、蒙古 , 更不会把中原放在眼里了 。 庞勋之乱 , 不仅是唐朝灭亡的第一幕 , 而且是后世宋朝数百年对外屈辱史的先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