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现“旱涝并存并增”新况 需减缓和适应应对气候变化
中新网兰州9月29日电 (采访人员冯志军)最近几年夏天 , 民众明显感到甘肃降雨量增大、空气湿润、气候变好 , 而对于气候变化利与弊仍存争议 。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毛鸿宁29日分析称 , 气候变化是把“双刃剑” , 西北地区出现“旱涝并存并增”新情况 , 需从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继续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 。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29日举办2019年第4次例行新闻发布会 。 毛鸿宁介绍说 , 根据西北区域气候中心的监测数据 , 甘肃1961年至2015年 , 平均每10年增温0.29℃ , 高于全国平均每10年升高0.24℃的增温幅度 。 1961年至2015年的近55年间 , 全省平均气温升高了1.6℃ 。
“但降水量与大家的感受不一致 , 1961年至2015年 , 全省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 降水量每10年减少3.6毫米 。 ”毛鸿宁表示 , 但东西差异较大 , 河西地区每10年降水量增加4毫米至12毫米 , 河东地区每10年降水量以4到24毫米的速率减少 。
甘肃是中国大陆的地理中心 , 是唯一受西风带、东亚季风和高原气候综合影响的省份 。 境内地形复杂 , 山脉纵横交错 , 海拔相差悬殊 , 高山、盆地、平原、湿地、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 。 该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就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
“但气候资源相对欠丰 , 气侯要素年际变化较大 , 是典型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 。 ”毛鸿宁说 , 近50年来 , 甘肃气温上升明显 , 水资源短缺 , 冰川退化 , 极端气候事件逐年增多 , 是全国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
据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 , 2018年甘肃省植被覆盖度为近18年来最高 , 戈壁荒漠面积减少 , 生态环境显著恢复 。 经济作物适种区正向北、向高海拔地区移动 。
毛鸿宁认为 , 西北地区出现“旱涝并存并增”新情况 , 干旱、暴雨、沙尘暴、高温、冰雹等极端天气增多 , 加大了防灾减灾压力 , 对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 。 从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看 , 西北干旱的本底环境不会在短期内改变 。 必须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应对气候变暖新挑战 。 (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