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引进书店,怎样才能当一个“有文化”的mall?( 四 )

▌画廊

YELLOW KORNER:\t北京国贸商城

798艺术区的YellowKorner也落户国贸商城啦!\t在这里 , 可以分享关于摄影的点点滴滴 , 就让Mall姐带您开启一段不同寻常的艺术之旅 。

YellowKorner由两位志同道合的摄影爱好者Paul-Antonie Briat和Alexandre de Metz于2006年在法国创立 , 目前在全球的重要城市拥有100多家画廊 。

品牌致力于通过销售高品质的摄影作品激发人们对艺术的欣赏与情感共鸣 。

除了用心挑选丰富的摄影主题之外 , 还提供了多种定制照片与框架服务等 。

文化主题商业该如何做?

商业空间融入文化艺术内容之后 , 如何能提升客户消费是多数空间运营商的核心问题 。 北京福侨芳草地 , 在商业改革初期尝试引入了艺术品展览 , 但是因为艺术作品“太吸引”人了 , 顾客都去看展 , 而并未实现消费 。

但是随着这种模式的发展和优化 , 由于芳草地引入艺术内容和艺术活动质量的提升 , 打造出一个高品位文化环境 , 推动了写字楼的租金提升 。 \t所以 , 如今芳草地已经通过写字楼租金、艺术品投资实现了营收 , 且空间与艺术的结合 , 大大延长了消费者停留的时间 , 为之后的客户消费提供了足够的转化时间 。

▌联合关联业态进一步延伸

一个新兴品牌的成长需要经过一段痛苦而漫长的时间磨砺 , 文化性的集合品牌由于特殊的属性更需要下尽一番功夫 。 \t通过单一业态到复合业态的升级后 , 满足顾客群体对文化消费的需求 , 但是在业态融合过程中依然需要有一个核心 , 这样才有更大的延展空间 。

▌做文化性衍生品 , 为品牌“造血”

在物质发达的当下 , 对消费需求而言 , 已经到达了“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阶段 。 \t其中 , 尤为重要的是“自我实现需要” , 所以现代人愿意将人群属性标签化 , 与目标客群在“价值观”上形成共鸣 。

“诚品行旅”自2014年12月开始试营业 , 2015年正式开业 。 \t但事实上 , 诚品集团酝酿这家酒店却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 。 \t它不单单是一座旅馆 , 通过与阅读、艺术、文化、生活的结合 , 吴清友期望将其打造成一处体现台湾人文之美、迎向国际文创风华 , 静心感受当地生活 , 延伸无限美好想象的所在 。

▌营造趣味性与归属感的科学空间

跨界所需要的 , 远不止单纯地将空间放在一起 , 将各品类产品陈列上架那么简单 。 \t空间其实是很神秘、奥妙的 。 \t人们很容易受到空间的影响 , 在不同空间、从事不同活动 , 领受到不同的氛围 , 比如我们在佛寺、教堂和KTV , 感觉是全然不同的 。

小结

90后的崛起对存量商业地产的持续提升也提出了新要求 , 这就是消费品质的文化属性 , 近四成90后消费者希望获得更好的购物环境、服务和产品 , 并不介意为此付出更高的价格 。

在商业地产的发展进程中 , 开发商由高度重视重资产逐渐向轻资产转移均衡 。 \t在商业地产升级的一系列体验经济中 , 商业地产发展方向和审美消费增长趋势等都明确指向 , 将来势必会以一种地产×艺术×文创×互联网四元结合的模式面向未来消费群体 , 艺术表达会更加丰富 。 \t本文转载:商业设计周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