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到底有多少种宝玉石?"( 三 )
10、塔格石
塔格石 , 出自新疆中天山 。 石质成分以白云岩为主 , 含有硅质;颜色为白、灰白等色 , 石面有黑色硅质斑点或纹理 , 多呈立体状的各种自然山景 , 形态别致 , 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
11、和田石
和田石 , 主要出自新疆和田市郊的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及沙漠、戈壁地带 , 尤以玉龙喀什河出产的卵石为佳 。 和田石有不同的质地与形状 , 大多含有和田玉的成份 , 表面光洁圆润 , 质地坚硬细腻;色彩比较丰富 , 主要有黑、红、白、黄、绿等色;构图简洁 , 神形兼备 , 有如行云流水 , 或若花鸟鱼虫 ,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 河床中黄、绿、棕红等色的火山岩、变质岩卵石 , 上嵌黄、白等色的条纹 , 其中石皮光滑、纹理富有韵味者 , 亦具观赏性 。
12、于阗石
于阗石 , 主要出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的昆仑山 。
《云林石谱》于阗石:“于阗国石出坚土中 , 色深如蓝黛 。 一品斑斓 , 白脉点点光粲 , 谓之金星石;一品色深碧光润 , 谓之翡翠 , 屡试之正可屑金 , 润而无声 。 然石之一段凡广仞余 , 择其十分之一二 , 无纤毫瑕玷者极少 , 故所产处贵翡翠而贱金星 。 ”注:于阗国 , 今新疆和田地区 。 古于阗国遗址在和田县城西南的玉龙喀什河西岸 。
13、乌尔禾卵石
乌尔禾卵石 , 又称克拉玛依彩石 , 出自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周围的戈壁荒漠里 。 该石以石英质卵石为主 , 质地坚硬 , 石皮完整 , 多呈黄、白、红等色 , 色泽均匀 。 形体光滑 , 大多在10厘米左右 。 有的卵石表面点缀黑色纹理或斑块 , 亦构成各种图案 。 其中质地极细的黄色石英质砾石 , 颇似黄腊石 。 乌尔禾的卵石 , 大量分布在第三纪形成的冲积——洪积物的大滩上 , 部分砾石经风砂蚀磨后 , 成为棱角分明的风棱石 。
14、阿克苏河石
阿克苏河石 , 出自新疆喀什至阿克苏一带的克孜勒苏河及阿克苏河上游的托什干河中 。 该卵石由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泥质粉砂岩等形成 。 质地稍粗 , 石皮稍差 , 多呈紫红、褐棕、灰绿、灰黑等色 , 石中夹杂有白色石英脉 , 表面色差分明 , 曲线雄浑流畅 , 构成图案似动物形象者 , 惟妙惟肖 。 资源蕴藏量丰富 。
15、钟乳石
钟乳石 , 出自新疆东疆地区的一些方解石脉晶洞中 。 该石形态为菜花状、球状集合体 , 一种呈白色 , 色纯干净 , 另一种呈桔黄色 , 很鲜艳 , 均颇具观赏价值 。
伊犁州特克斯县城以南51公里处的原始森林中有一天然石灰岩溶洞 , 地下溶洞长1.8公里 , 宽3~12米 , 洞顶、洞壁及底部生长着各色钟乳石 , 自然石景参差错落 , 形状千姿百态 , 颜色以乳白、雪白、油黄为主 , 也有红、绿、蓝、黑等色 , 整体色彩绚丽多样 。
16、梅花石
梅花石 , 出自新疆阿勒泰地区南侧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地区 。 该石质地为玄武岩 , 石中的气孔和裂隙被方解石、绿廉石充填后 , 呈大小不等的圆球状和细脉状 , 在岩石表面形成似梅花盛开的图案 。
17、黑菊花石
黑菊花石 , 又称锂蓝闪石菊花石 , 出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该石是由锂蓝闪石呈放射状分布在绢云母石英片岩的层面上构成 , 状似朵朵开放的菊花 , 花朵大小不等 , 多为1~5厘米 。 此石产在锂辉石矿脉两侧的围岩蚀变带 , 宽约几十厘米至1米 , 有一定的资源量 。
18、绿松石
绿松石 , 古称河西甸子 , 出自新疆哈密等地 。 该石是含有铜、铝和水的磷酸盐矿物 , 隐晶质致密块状 , 块体一般为5~10厘米左右 , 摩氏硬度为6 , 比重2.6~2.8 , 平均折光率1.61~1.63 。 多呈浅蓝、草绿等色 , 具有柔和的蜡状光泽 。
哈密天湖、戈壁滩黑山岭一带 , 绿松石矿体呈透镜状、细脉状和团块状 , 蕴存于绿松石化石英岩的层间岩隙中 。 矿床为次生淋滤型 , 矿化带东西分布长达2.5公里 , 宽5~40米 , 已有多年的开采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