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内人士看来 , 尽管主题公园行业此前受到疫情冲击 , 但国内对于旅游、娱乐方面的投资热情依旧 。 “一是疫情冲击过后 , 中国的GDP增势未发生变化;二是从目前各地的报道来看 , 对旅游娱乐的投资幅度没有变化;三是消费者追求美好生活和娱乐的热情没有变化 。 ”林焕杰表示 , “但反过来说 , 这么多的投资、游客以及新项目的出现 , 必然会淘汰一批区域位置差、没有IP和故事线、缺乏更新能力、没有资金和管理运营能力的项目 , 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 ”林焕杰预测 , 未来在中国市场唱主角的主题公园品牌将不超过10个 。
线上线下结合成新出路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 , 各大主题公园也迎来新变化 。 除预约入园、增强消杀等安全防疫措施外 , 国内主题公园也在获客、营销、收入来源等领域展开更多探索 。
新京报采访人员发现 , 自2020年3月开始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欢乐谷、大连圣亚、方特主题乐园等一批主题公园品牌集体进驻B站 。 据不完全统计 , 目前B站粉丝数量最多的主题公园账号为方特主题乐园 , 粉丝数1.5万 。 此外 , 还有直播带货、赞助综艺、推出联名产品等一系列“花样” , 为主题公园增加热度 。
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旭光表示 , 受疫情影响 , “非接触式经济”加速发展 , 直播、短视频等线上营销手段成为景区突破品牌困局的主流选择 , 线上休闲比重会日益加大 。 在科技驱动下 , 未来体验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 线上+线下的体验升级将全面爆发 。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 , 包括迪士尼乐园在内的各大主题公园 , 现在纷纷放宽委托售票的代理机构 , 并通过各种方式扩大营销渠道 , 积极与学校和企业展开合作 , 通过各类活动和福利 , 以较过去更为主动的态度挖掘消费市场 。
2020年 , 各大主题公园业绩集体“滑铁卢” 。 华侨城A旅游综合业务营收同比下滑42.67% , 华强方特净利润同比下滑38.84%至4.85亿元 , 海昌海洋公园和大连圣亚分别亏损14.78亿元和6998.06万元 。 眼下2021年已经过半 ,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 , 各主题公园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