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智能化...黑科技拯救为垃圾分类抓狂的你( 七 )

  上海电机学院的大学生设计了像快递柜一样的环保回收箱“飞蚂蚁环保回收” , 投放在校园和南京4A景区 ,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生活垃圾返现积分 , 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查找附近的回收机扫码开箱投放 。

  这款环保回收箱包含了自动识别、满载预警、智能称重、摄像监控、温度预警、户外防水、GPS定位、杀菌除臭、夜间照明、自动感应门等功能 , 样子美观大方 , 又节省了人力 。

  当然 , 向公众普及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方式是永远需要做的事 。

  “小黄狗”通过进高校、幼儿园 , 开发游戏的方式推广垃圾分类 。 在刚刚过去的毕业季 , “小黄狗”联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举办了“不混青年”毕业季回收活动 。 北京高校活动期间吸引了数千大学生参与 , 投递的可回收物总量达4329公斤 , 纺织物、纸类占比较高 ,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 纺织物占比达66.4% , 纸类达25%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