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利润率下滑成大势 房企如何为低碳转型“买单”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 , 房地产行业正面临一场难度不亚于其他领域的绿色大考 。
今年6月起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印发的《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 该办法明确 , 绿色建筑标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式样 , 标识星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3个级别 , 并对绿色建筑标识的申报和审查程序、标识管理等做了相应规定 。 该办法旨在促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
根据此前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 , 到2022年 , 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 , 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 , 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 。
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推进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专业学组主任、朗诗控股集团董事长田明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人员专访时表示 , 目前许多房地产企业由于房价管控严格和拿地成本较高的双重影响 , 利润率下降 , 主动减碳降排、打造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不高 。 这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 , 完善市场准入和奖惩机制 , 并运用绿色金融手段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
零碳建筑成主流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 , 中国建筑部门的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0% 。 如果以建筑全过程来看 , 以2018年为例 , 中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标准煤 , 占全国碳排放的51.3% 。
【房企|利润率下滑成大势 房企如何为低碳转型“买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 那么 , 房地产的减碳点在哪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