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人类寿命或可达150岁?!为什么多数人都活不到?值得反思
从古到今,人们都希望自己以及家人长寿 。长命百岁、寿比南山这些成语也是被大家一直所期望的 。
前几日,一项最新的研究称“人类寿命或超过120岁,达到150岁 。”
文章图片
这则消息听得大家“热血沸腾”,很多人表示这个数字或可成为自己的下一个健康目标 。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这些有关寿命的研究把人类的极限生理年龄数字一提再提,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只有77.3岁 。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寿命极值呢?
其实,小郎中并不能给大家一个合理的答案,但是,小郎中想劝大家的是,如果您有下面这些错误的健康观不改正,那是一定是离寿命极值越来越远的……
误区一:吃补药能长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的极大丰富,很多高价补品成为大家眼中可以用来“延年益寿的法宝” 。
但实际上,这些产品或药材的保健机制很多都是未经临床证实的,肆意使用反而可能有害 。
早在2012年第十八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中,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和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郝希山就痛批:“补药具有直接抗癌的作用都是编的”,“坚决反对用营养品来防癌” 。
要知道,想要科学有效地进补,首先要做的就是辨清个体体质和症状,否则反而会引发某些疾病 。
一般来说,平衡的膳食足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不需额外进补 。即使进补,首选药食同源的食物 。
误区二:有益健康的事情做到极限
人的年纪越来越大,对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大家害怕生病,还会因为这种恐惧将小毛病的病情放大 。
出于这种心理,很多人会将一些保健行为做到极致,殊不知,这反而会造成严重后果,如:
1.拼命补钙:钙元素并非是补得越多就吸收得越多,反而是超量摄入会诱发疾病 。
一般来说,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摄入1000毫克的钙即可,最好戒烟、适量运动,以减少骨量流失 。
2.过量锻炼: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发生诸多退行性变化,肌肉和骨骼功能都在减弱 。
老年人要理性认识这点,锻炼要量力而行,一味地过量运动和超强度运动轻则造成运动损伤,重则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得不偿失 。
3.不吃油盐:油盐过重会诱发三高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老人索性不吃油盐了,想要杜绝风险 。
但事实上,过度限盐限油会造成营养素的缺乏,健康饮食并非是要求我们“忌口”,而是吃对量 。
【寿命|人类寿命或可达150岁?!为什么多数人都活不到?值得反思】《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食用油用量在25克~30克之间 。
4.食物治病:“木耳芹菜能降压”、“大蒜能杀菌”、“洋葱能降脂”……很多健康食物深入人心 。
其实,这些食物确实都有益健康,但远远达不到靠单吃某一种食物就能防病治病的效果 。
如果有基础疾病的人因偏听偏信这些信息而不好好吃药,反而会使疾病加重,造成严重后果 。
5.人不服老:现代社会,很多人呼吁老人要“不服老” 。
其实,保持年轻的心态本来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一味地认为自己“老当益壮”,就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和工作,就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发生诸多退行性变化,这是非常自然的过程,老年人要理性认识这点,量力而行,方得始终 。
误区三:药物有效就随便用
生病用药本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不过,如果未经医嘱随意用药,那么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尤其是下面这几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