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方减肥药”到“一粒瘦”:藏在微商卖减肥药背后的秘密( 二 )


那一刻,钱玉才知道“古方减肥药”有问题,她再也不敢卖此药了 。
直到2018年12月“老二”出生,生完二胎后身材发福,加上养育两个孩子成本高,钱玉打算“重操旧业” 。
2019年3月,钱玉在某电商平台上随手搜索“减肥药”,竟发现上面有好多卖散装减肥药的商家,其中一种叫“一粒瘦”的减肥药“评论”甚好 。
她出于好奇,便在商品下面评论了一句,不久就有一个叫“南哥”的加她微信 。在得知她想买减肥药半成品后,“南哥”便向她推荐了另一名微信好友“小章” 。钱玉随后从“小章”处下单了1000粒“一粒瘦”半成品胶囊 。
此次对外售卖,钱玉依旧坚持“只卖熟人、不卖陌生人”的原则 。
除了自己服用的50余粒,短短3个月,“一粒瘦”便被钱玉悉数卖出,光上海一名老顾客就一次性购买了500粒 。
后来,钱玉从“南哥”那里进了半斤3500元的“白色原料”,并在其指导下进行“组装” 。
钱玉没想到的是,“白色原料”主要成分是“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最早用于zhi疗抑郁症,但由于其明显的减轻体重作用,遂又被用于减肥药研发 。然而,服用该药品后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厌食、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严重时可导致中风甚至死亡 。
现实中,3500元的原材料经过简单组装,竟可以卖到3万余元,这让钱玉尝到甜头 。她主动联络“南哥”,提出想要继续购买原材料 。可当3500元转到“南哥”支付宝后,等来的却不是“白色原料”,却是“南哥”要举报她卖假药的威胁 。
虽明知被骗,钱玉出于心虚,也只能吃“哑巴亏” 。
此番被骗,反倒刺激了钱玉 。她重新在某平台上找了一个店家,一口气提出要购买1斤“西布曲明” 。本着“吃一堑长一智”的教训,她跟对方约定,只从平台交易 。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钱玉拍下了对方挂出的一部价值7000元的手机,实则就是“西布曲明” 。
虽然不少买家反映 “一粒瘦”有失眠、反胃,烧心等严重不良反应,但她仍然继续销售,且销量不减反增 。
苏州警方还查明,除了小美在内的10余名“散户”,钱玉主要将“一粒瘦”卖给了上海、苏州的3名“大户”,涉案金额8.9万余元 。其中来自上海的韩某于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期间,以7.4万余元的价格购入了1.1万余粒的减肥药,并卖给了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20余个省份的260余名“85后”“90后”买家 。
2020年12月25日,吴中区人民检察院以钱玉、韩某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提起公诉 。2021年7月13日,2名被告人分别被法院判处2年3个月、1年8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吴中区人民检察院还就该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钱玉支付赔偿金人民币131万元,被告人韩某在114万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纳入吴中区消费公益金依法管理 。
吴中区人民检察院员额检察官提醒,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行为不仅触犯法律,还严重损害消费者健康,在国家始终保持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高压态势之下,切勿以身试法 。此外,过度“容貌焦虑”不可取,消费者在购买减肥药等产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若发现公益受损情况,应及时维权 。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