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博士与中国江西婺源的“鸟缘”( 二 )
她入乡随俗地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叫刘莎莎 。 在江西农业大学和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的帮助下 , 不少江西特别是婺源本地的青年志愿者成为了刘莎莎的助手 。 他们翻山越岭采集数据 , 或是走访村民了解情况 , 为蓝冠噪鹛的保护工作四处奔走 。 截至6月底 , 刘莎莎已经和志愿者们走访了16个村落 , 采集了240个随机观测点的数据 , 访问了近200名村民 。 这些信息将帮助刘莎莎分析栖息地生态环境变化对于蓝冠噪鹛的影响 , 她希望这种研究方法也能够给其它濒危物种的研究和保护带来有益的启示 。
蓝冠噪鹛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 仅分布于江西婺源一带 ,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列为极度濒危 。 为加强对蓝冠噪鹛及其栖息地的生态动态监测与保护 , 2009年起 , 婺源县全面禁伐天然常绿阔叶林 。 多年来 , 婺源县打造了190余个自然生态型、珍稀动物型、水源涵养型的自然保护小区 , 蓝冠噪鹛繁殖地皆被划为自然保护小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