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机遇下,国际“郑”的未来发展看哪里?( 五 )
郑州的历史发展轨迹依托什么?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中 , 关于郑州的城市目标定位是:
国际综合枢纽 , 国际物流中心 , 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 , 国家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 国家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 ,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 。
1982年至今 , 历经36年 , 郑州主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7.2倍 。 从最初的郑县 , 到现在的国际郑 , 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 , 才能看清郑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
第一阶段(1954-1987):
省会成立 , 雏形初现
1954年 , 郑州被确立为河南省会 。 发展之初 , 铁路就是郑州的主动脉 , 发展主要集中在陇海、京广铁路交汇处的西南方向;改革开发后 , 郑州重点发展陇海、京广铁路交汇处的东北部区域 , 形成了目前郑州版图的雏形 , 管城、二七、中原、金水 , 是最早被铁路孕育出来的老城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