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销魂掌不输降龙,但降龙却有传人,为何黯然却失传了( 二 )


郭靖资质鲁钝,内功却已有根柢,学这般招式简明而劲力精深的武功,最是合适,便即凝神学练,两个多时辰之后,已得大要 。《射雕英雄传?第十二回》
相比于“降龙十八掌”的简学易用,“黯然销魂掌”的学用则受限太多,这并不利于这门掌法的传承 。“黯然销魂掌”乃是杨过自创的武功,后来各经使出,无论是黄药师还是老顽童,都对这门掌法赞叹不已,黄药师更是评价以力道的雄劲而论,当世中唯郭靖的“降龙十八掌”方可比拟,可见此门绝学之威力 。那么杨过是怎样创出这门掌法的,又为何要取名“黯然销魂”呢?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就是在与小龙女分离的那十六年里,杨过因过度思念小龙女,黯然销魂,了无生趣的情境中,才创出了这门武功 。
杨过自和小龙女在绝情谷断肠崖前分手,不久便由神雕带着在海潮之中练功,数年之后,除内功循序渐进外,别的无可再练,心中整日价思念小龙女,渐渐的形销骨立,了无生趣 。一日在海滨悄立良久,百无聊赖之中随意拳打脚踢,其时他内功火候已到,一出手竟具极大威力,轻轻一掌,将海滩上一块岩石打得粉碎 。他由此深思,创出了一套完整的掌法,出手与寻常武功大异,厉害之处,全在内力,共有一十七招 。《神雕侠侣?第三十四回》
就如小说中所写,这门掌法糅合了杨过一生所学的各家之长,共有一十七招,分别是:“六神不安”、“杞人忧天”、“无中生有”、“魂不守舍”、“徘徊空谷”、“力不从心”、“行尸走肉”、“拖泥带水”、“倒行逆施”、“废寝忘食”、“孤形只影”、“饮恨吞声”、“心惊肉跳”、“穷途末路”、“面无人色”、“想入非非”、“呆若木鸡” 。从招式的名称就可看出,跟“黯然销魂掌”这掌法之名一样,都是跟失落的心情或者是造就失落心情的意境有关 。
【黯然销魂掌不输降龙,但降龙却有传人,为何黯然却失传了】可也正因这样,这门掌法太过受限于心情,必须要有黯然的心境才能发挥威力 。因而对于这门掌法,若无此黯然的心境,即便是能得杨过传授,学到此门绝学,也只是徒有虚形而已,领悟不到其中的妙境,根本就不可能发挥出这一十七招掌法真正的威力 。在百花谷中,杨过曾传周伯通这门掌法,周伯通虽武功精博,曾修《九阴真经》,又贯通武理,但也依然不能学到这门掌法的精要 。
这套掌法心使臂、臂使掌,全由心意主宰,那日在百花谷中,周伯通只因无此心情,虽武术精博,始终领悟不到其中妙境 。杨过既和小龙女重逢,这路掌法便已失却神效,直到此刻生死关头,心中想到便要和小龙女永诀,哀痛欲绝之际,这“黯然销魂掌”的大威力才又不知不觉的生了出来 。新修版《神雕侠侣?第三十九回》
即便是杨过自己,在跟小龙女重圆之后,黯然的心境不复存在,本来能够随心所欲,出手即用的这路掌法,也失却了神效,差点死在金轮的手中 。直到生离死别再现之时,才能自然使出,实现了绝地反击 。可见学、用这门掌法都过于受限制了,也就注定了这门掌法只能自杨过而来,随杨过而逝,不会再有传人了 。
更何况,“黯然销魂掌”糅合了杨过的一生所学,除了南帝的“一阳指”之外,东邪、西毒、北丐、中神通的武学他无所不窥,而古墓派的武学又于五大高人之外别创蹊径,他是将各家之长融汇贯通,卓然自成大家 。还有,他单剩一臂,不能讲究变化,是以这门掌法不于招数变化取胜,反而故意与武学道理相反,才有了“黯然销魂掌”不走寻常路的变相威力 。可杨过的这些特点,又岂能是轻易复制的?故而,不要说发挥出“黯然销魂掌”这门武功原有的威力,便是想学成这门武功,怕是也没那么容易 。就这方面而言,“降龙十八掌”比“黯然销魂掌”的门槛无疑要低得多,更易传承也就不意外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