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发展方兴未艾 , 6G又粉墨登场 。 近一段时间 , 关于6G的讨论在线上线下掀起了一股热潮 。 那么 , 6G究竟为何物 , 到底有多神奇?采访人员专门采访了科技部6G研发国家重点专项咨询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和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廖建新 。
网络性能大幅提升
众所周知 , 每一代新的移动通信技术的突破 , 都带来传输速率的大幅度提升 。 5G最重要的场景有三个:增强移动宽带场景、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低功耗大连接场景 。 其中 , 前者着重提升用户体验速率 , 提高人与网络的连接能力;后两大场景则能够更好地支持物与网络的连接和通信 。 相对于5G的10G-20Gbit/s的峰值速率、0.1G-1Gbit/s的用户体验速率、1ms的空中接口时延、100万连接/平方公里的连接密度以及米级定位精度 , 6G的性能指标将实现十到百倍的提升 , 预计6G的峰值速率可达1Tbit/s、用户体验速率可达1Gbit/s、空中接口时延将低于1ms、连接密度将达到1000万连接/平方公里、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 。 与此同时 , 6G性能指标也突破了单纯的通信连接的范畴 , 对安全、智能、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更多需求 。
5G在发展过程中融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 , 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 , 以解决行业用户基础连接需求中的痛点 。 而6G一方面重点解决5G三大业务场景并存的实际问题 , 另一方面提出宏大的“全业务场景” , 期望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极致性能需求 , 实现以人为本的按需服务 。
可用资源更加丰富
6G将融合卫星网络、无人机网络、水下通信等新技术 , 实现全球立体覆盖 , 将空间、陆地以及海洋紧密地无缝连接起来 。 宏观上 , 6G网络中可用资源不仅包括地面移动通信网络资源 , 如基站、无线路由器等 , 还包括卫星网络资源、无人机网络资源 , 以及水面和水下网络资源 。 各网络协作进行通信 , 实现立体覆盖 。 微观上 , 6G将进一步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体域网络 。 6G网络将形成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多层覆盖 , 提供陆地通信、空间通信、设备和设备间的短距离通信 , 以及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通信服务 。
随着多技术的融合 , 6G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础服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 6G可用于业务的资源 , 按照资源用途可分为感知资源、计算资源、通信资源、存储资源与控制资源 。 这五类资源无处不在 , 丰富多样 , 通过6G网络的智能管控实现透明、动态、优化的调度 , 支撑下一代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和应用 。
用户体验极大改善
目前 , 全球范围内对6G新业务的畅想不断涌现:虚拟世界、隔空穿越、触手可及、超级智能……那么 , 6G业务是否会像科幻电影里描绘的那般神奇魔幻?
毋庸置疑 , 6G业务将以全面提升用户体验为目标 , 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在垂直行业中的应用 , 同时进行新业务场景与新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 6G网络将成为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之间的桥梁 。 基于物理世界可生成数字化的虚拟世界 , 物理世界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可通过数字化世界来传递信息 。 例如 , 全息通信业务将远程重构与再现真实的三维世界 , 以可交互的方式将全息图像或视频从一个或多个信源传输到一个或多个信宿 , 并高保真全息实时地显示出来 , 让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完全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 上述全息通信和虚实融合技术在未来视频会议、在线课堂、远程全息手术等业务场景中将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 此外 , 全感官类业务也是重要的6G业务愿景 , 该业务将支持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全感官体验 , 甚至心情、病痛、习惯、喜好等个体感受 , 通过人、机、物间多模态数据的精准传输与交互 , 实现身临其境的体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