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春|国内率先具备量产UTG玻璃技术能力,赛德为行业发展创造新方向

【欧阳春|国内率先具备量产UTG玻璃技术能力,赛德为行业发展创造新方向】2019年是全球折叠手机商用元年 , 各式各样的折叠手机纷纷面市 。 迄今为止市面上的折叠手机产品 , 几乎所有品牌如华为Mate X、华为Mate X2、摩托罗拉Razr 5G、小米MIX FOLD等都选择了进口的CPI作为可折叠盖板 。 但在实际使用中 , 由于CPI屏幕易刮伤、易产生折痕、耐撞击力较弱、不耐高温和极寒的弊端不断出现 , 不少生产厂商开始寻找更适合的替代品 。 2020年 , 三星折叠手机Galaxy Z Flip开始采用超薄柔性玻璃——UTG玻璃作为盖板材料 , 由此打开了UTG玻璃的市场 。
赛德公司UTG玻璃成功实现量产 , 并创造技术领域新突破
近日 , 杭实集团董事长沈立、杭实基金总经理刘翌等一行率考察团莅临赛德半导体公司(以下简称赛德公司)考察 。 现场 , 赛德公司董事长欧阳春炜、首席执行官尹爀俊等全程陪同并首次公开展示了第一批量产的UTG玻璃 。
欧阳春|国内率先具备量产UTG玻璃技术能力,赛德为行业发展创造新方向
文章图片
(赛德公司董事长欧阳春炜、首席执行官尹爀俊与杭实集团董事长沈立合影)
相较于以前主流的CPI盖板材料 , UTG的出现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创新 。 它不仅在透光率上更胜一筹 , 并且在材料性能上 , 硬度也更高 , 更耐刮擦 , 反复折叠上千万次依然能够保持平整 , 不易产生折痕 。 另外 , 在温度性能上也比CPI领先一番 , 玻璃化转变温度可大于600°C , 但由于量产技术存在难度、良品率过低 , 使得UTG玻璃一直无法成为显示屏盖板的主流材料 。
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日趋成熟 , UTG超薄柔性盖板玻璃已经成为行业重要的更新方向 。 看似简单的一块折叠屏 , 要攻克背后的技术却绝非朝夕之事 。 赛德公司经过多年研发 , 关键工艺不断突破 。 其在湿制成技术领域的深耕 , 让UTG玻璃不再有边缘锯齿、微裂痕 , 使得良品率大大提升 。 此外 , 此前国内50μm UTG的最小折弯半径为2mm , 而赛德公司目前已经达到50μm 以下的最小折弯半径均可达到1mm , 据了解赛德最新开发的70um产品折弯半径也可以稳定地达到1.5mm 。 经过反复测试 , 由赛德公司量产的UTG玻璃平均折叠次数高达一千万次 。 赛德公司用技术实力展示了UTG在耐用性、透光性、触摸感及硬度等方面的优势 。
欧阳春|国内率先具备量产UTG玻璃技术能力,赛德为行业发展创造新方向
文章图片
(赛德公司技术人员正在进行UTG玻璃折叠测试)
关于UTG玻璃未来产能 , 赛德公司董事长欧阳春炜表示,按照产能规划 , 预计到2022年底 , 赛德将追加投资建设满足产能200万片每月的生产线 , 以应对更庞大的产量需求 。 结合在2021年底就已经建设完毕的两条一期生产线(产能达到100万片每月) , 届时赛德公司UTG技术将能达到每月产能300万片的量产目标 。
欧阳春|国内率先具备量产UTG玻璃技术能力,赛德为行业发展创造新方向
文章图片
(赛德公司董事长欧阳春炜)
由此 , 赛德公司将一举成为国内首个具备量产UTG玻璃技术能力的厂商 。 并且 , 通过此次量产 , 赛德公司向外界展示了现阶段能够系统地消除成本、自动化生产以及时间限制方面障碍的实力 。 这不仅提升了行业质量标准 , 为柔性显示屏封装赋予了变革性的能力 , 也解决了国内可折叠手机高质量玻璃盖板被国外技术封锁、产能不足、成本高昂等现实问题 。
UTG折叠屏或成未来显示技术主流 , 引领“折叠未来”新趋势
显示行业技术创新日新月异 , 应用形态万千 。 10年间 , 从手机到车载的显示设备发展之迅速 , 变化之大 , 令大家惊叹不已 。 从最初小而美设计的诺基亚、只注重机器仪表与CD机性能的车载显示到现如今超大屏手机以及汽车的全面共享屏 , 人们对于屏幕的视觉体验变得越来越挑剔 。 不仅如此 ,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数字化时代 , 无论是从工作到生活 , 人们对于智能化的需求不断提升 , 屏幕显示的画面质量、显示大小、交互体验等已成为消费者预购时考虑的决定性因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