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虎王和T29这两辆坦克在战场上相遇了,会发生什么?( 二 )


此时,虽然美军M26重型坦克(战后被重新定位为中型坦克)的研发工作已经步入尾声 。但美军认为,45-50吨的M26已经无法与70吨的德军虎王重型坦克相抗衡,因此便计划推出体量更大、能与虎王对标的下一代重型坦克 。
↑实际上,美军早就已经知晓虎王坦克的存在(最早的一批虎王在1943年末就已经进入德军服役) 。而早在1940年5月,美军就开始研发50吨级的重型坦克 。
其中最为主要的是M6系列重型坦克,该系列坦克有6个主要改型,共制造了40辆原型车 。所有M6系列重型坦克都是试验车,没有投入战斗 。
↑M6系列虽然没有投入二战战场,但的确给美国重型坦克的研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因此在1944年3月,美军开始研究能够抗衡德军虎王的60-70吨级重型坦克时,虽然美军并没有装备重型坦克,但美国陆军的研究部门对重型坦克的设计其实并不陌生 。
图为装备和T29同款105mm主炮的M6A2E1试验车 。
↑M29便是这一计划的产物,它的设计大量借鉴了M6和M26重型坦克的研发经验 。M29采用了发展自M26发动机的650马力福特GAC12缸汽油机,功重比为9.2马力/吨 。(一般来说,这一数值越高,车辆的动力性能,特别是加速性能就更好)
↑而虎王坦克采用一台690马力的12缸迈巴赫HL230引擎,功重比8.97马力/吨 。值得一提的是,45吨重的黑豹坦克采用的也是HL230发动机,此时它的功重比达到了15.33马力/吨,远超前文所述的两款重型坦克 。
↑虽然虎王采用交错大直径负重轮+宽履带的悬挂设计,能有效减轻车体在行进间的颠簸,而且大直径负重轮也能提高战车的越障能力 。但T29也采用了扭杆悬挂+宽履带的设计,在悬挂性能上至少不落下风 。
因此,在二者悬挂性能不分伯仲的情况下(而且二者的速度也都不很快,对悬挂的要求不很高),T29的功重比和发动机功率都略大于虎王,在战术机动性上要略胜一筹 。但在布满弹坑和泥泞的战场上,虎王和T29二者的机动性都不算得上良好 。
有矛必有盾,这一段我们把T29和虎王的火力、防护放在一起分析 。
在咱们这篇文章的场景下,比较虎王和T29的火炮、装甲性能孰优孰劣,是意义不大的 。既然是狭路相逢,那只需要分析二者的主炮是否能有效击穿对方的正面装甲、二者的装甲能不能防御对方主炮的攻击即可 。
↑T29装备一门105mm炮,炮弹的炮口初速高达945m/s 。根据美军的射击实验结果,在914m的距离上,T29的105mm炮能击穿135mm厚的60°倾角均质钢装甲靶板,或是84mm的30°倾角均质钢装甲靶板 。
↑虎王的车体首下装甲是40°倾角的100mm装甲,首上是40°倾角的150mm装甲,量产型虎王的炮塔正面装甲更是达到了185mm 。
虎王的首下装甲等效为130.54mm,首上为195.81mm 。而炮塔正面由于与垂直面只有9°的夹角,等效只有187.9mm 。若T29的炮弹从正面水平法线方向入射,在1000m的交战距离,是能够击穿虎王的首下的,但难以击穿其首上或者炮塔正面装甲 。
↑值得一提的是,虎王仅有炮塔正面、炮盾附近的那块装甲板是185mm,其炮塔正面两侧和上部实际上分别是顶部装甲和炮塔侧面装甲的一段延伸,厚度分别只有100mm和80mm 。
但由于这两个区域的装甲具有较大的斜角,因此在实际作战中,从正面射来的炮弹实际上是很难击穿这两个区域的装甲的 。
↑T29的首上装甲厚102mm并且有45°倾角,在水平法线方向上的等效厚度为144mm 。但T29的炮塔正面装甲厚达249mm,硕大的炮盾更是有279mm的厚度 。这一数值,在二战绝对属于鹤立鸡群、固若金汤的水平 。
↑虎王上的71倍径88mm主炮,在发射常规的10.40kg重PzGr.39/43型APCBC(被帽穿甲弹)时,在1000m拥有165mm的垂直穿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