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天下”到四桶并立 垃圾分类待解“三低”难题( 九 )

  一位参与垃圾分类社区动员的环保组织负责人坦言 , 垃圾分类要做好 , 首先需要全社会意识的提高 , 其次是政府的支持 , 还需要企业和政府建立一个完整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 现在后面两个环节都有驱动力 , 第一个环节公众动员还不够 , 多停留于媒体的宣传上 , 但对于如何专业分类、分类依据、环保迫切性等普及不够 , 制约了公众的参与 。 不少环保组织人士和基层城管工作人员表示 , 目前垃圾分类还处于低端水平 , 难就难在群众的分类投放意识低 , 分类知晓率低 , 怎么分类还不知道 。

  末端处理能力不足 , 资源利用率低也是难点所在 。 采访人员采访发现 , 目前各地垃圾分类的处置体系残缺不全 , 往往前端分类、后端就“混为一团” , 末端处理不足不仅挫伤了群众的垃圾分类参与热情 , 影响了分类体系建设 , 也造成我国垃圾资源化率低 。 据李大勇介绍 , 国家住建部的标准要求是35% , 但从合肥市试点来看 , 只能达到20%左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