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练字的过程中,你学习到了哪些书法的精髓?( 二 )


不妨引用下面的內容以作借鉴 。
所以 , 正如其所言 。学书不可视之为易 , 也不可视之为难 。
一对于学习者来说 , 既不能觉得书法容易 , 也不能觉得困难:觉得容易就会忽视而产生怠慢心理 , 觉得困难就会畏惧而出现退缩心理 。
二对于书法鉴赏者而言 , 既不能探索得过于浅近 , 也不能演绎得过于深奥;浅近就会导致泛泛观览而无法探求妙处 , 深奥可能论于吹毛求疵而走向诡诈怪异 。
于是 , 学习书法的要领 , 可以探究以往的言论 , 也可以参考当前的观点 。
以上是我学习的边学边思 。下面是我学习《书谱》 , 《十七帖》后 , 结合两者笔法书写的几段 。理论和训练相结合 , 不断去磨合 , 验证 , 不断反思提高![作揖]
作为一名草根级书法爱好者 , 我的理解可能会与学阀们不太一样 。专业的书法家们会把相当的时间放在理论研究上 , 我对书法理论半信半疑 , 更享受练习和创作的过程 。
大道至简 。既然是美 , 我相信一定能够打动大众 。如果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 , 那种书法美的存在 , 没有任何意义 。
书法的精髓 , 是一种文化涵养和精神气韵 , 是一种用线条勾画方块字的艺术 。这种艺术最终以文化的、典雅的、唯一的、生动的美感呈现世人 , 同时愉悦自已 。
书法的精髓在于吸纳与创造 。也就是先承而后创 。书法之美应当是迁延不断的薪续包容 , 同时又是绝不雷同的能动创造 。而不是抱残守缺或另起炉灶 。比如 , 曾翔、沃新华就是承得不够、创得过头 , 割断了书法之美的迁延性;田英章则是承得刻板、创得不力 , 把字给写死了 。
书法的精髓在于合而不同 。这个合 , 就是无论什么书体、无论什么笔法 , 都要美的大方、美得让多数人赞同接受 。这个不同 , 就是要具有美的原创性 , 有自己的艺术感悟与艺术造就 。能把字写成像电脑打印的 , 未必就是好书法;田门弟子千篇一律写一样的欧楷 , 这只是学写规范字 , 根本上已背离书法的本义 。
书法精髓 , 内涵太丰富 。我只坐井观天的说一句:让自已愉快的写字 , 写出来的字让别人看着愉快 , 这就是书法的精髓 。
抱庸斋主 , 问候朋友 。
书法既是一门技术 , 更是一门艺术 , 学习书法几十年了 , 无论是书法的技法层面还是文化层面 , 我都有太多的感悟 , 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
我一向不同意“善书者不择纸笔”的说法 , 每一件工具必有其优劣 , 适用于不同场合 。
书法也是如此 , 在练习书法之初 , 我们非常有必要搞清楚手中的笔和纸的性质 , 这就是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
对于纸而言 , 我们要清楚生宣、熟宣、书画纸的区别 , 要明白大字可用生宣、小字须用熟宣的道理 。
对于笔而言 , 要知道狼毫、羊毫、兼毫的区别 , 要明白篆、隶、楷用狼毫、行草书用羊毫的理由 。
古人把笔法说得很玄乎 , 其实说白了 , 就是在书写过程中如何及时调整笔锋 , 以保证大部分中间内中锋行笔 。
而几乎所有笔法 , 都是由提按派生而来的 。毛笔按下去 , 笔毫铺开;再略微提起笔头 , 笔锋重新聚拢;此时再向任何方向运笔 , 都可保证中锋 。所以说 , 提按是笔法的根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