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学生,为什么厌学呢?( 二 )


如果孩子已经有了厌学的现象,我们需要做的是要了解他厌学的原因 。是学习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还是身边的人和事给他带来了麻烦 。
孩子对你的爱,一点不比你对他的少!我们要理解他,站在他的身边充当他的盟友,站在他的身后做他的后盾 。
当他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来帮他解决问题 。当他需要倾听的时候,我们来做那个最忠实的听众 。即便是你不感兴趣的话题,家长也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 。
针对他的小缺点,我们不要无限放大;对于他曾经的错误,我们不要揪住不放 。孩子的内心是敏感的,他更期望有美好的东西来包围着他 。
童年的枷锁会困扰孩子一生,童年的美好也会激励孩子的一生 。成长过程中,精力过剩的他们,总会长出各种枝枝杈杈,我们要在不伤及主干的情况下,精心耐心的修剪,让孩子能茁壮健康的成长 。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的成长 。
有兴趣交流的家长可以关注我,看我的置顶文章 。谢谢
学生必须以学为主,兼学别让 。
学识渊博的人,择业的路才会宽广!
当下中国,中小学生厌恶上学的现象确实很普遍,这个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忧虑 。对此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也是教育界人士的当然职责 。我观察、思考、学习后的结论是:多数学生厌学的关键原因不在学生本身的学业问题,而在于人际关系问题 。
说到厌学,我们首先要分辨厌恶学习和厌恶上学这两种情况 。学生是天生爱好学习的,因为人对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探索兴趣的,小孩子心里总有着数不清的“十万个为什么”,而解决这些为什么当然要依靠学习 。
但是,在当今的学校教育制度下,盛行的是分数至上的淘汰机制,学生的好学之性只能日益萎缩,因为分数总是靠着反复练习来提升的,而对于不喜欢机械重复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制度是不友好的 。他们也许不那么听话,有时候也不太守规矩,于是被老师定义为“刺头”,划入坏孩子之列,渐渐的他们的分数也就不好看,越来越证明着“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科学性 。
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观察中,经常看到那些坐在教室角落里,上课时伏案而睡,下课后特别活跃,课本不爱看,自己找些老师认为不该看的课外书来看的学生,他们实际非常聪明,活动力强,在班级、年级很有些影响力,音乐舞蹈等方面有天才 。你能说这些孩子厌恶学习吗?他看课外书不是学习吗,他的人际交往力不要学习得来的吗,他的舞蹈、音乐才华不是通过学习训练提高的吗?所以,他们只是不喜欢上学,不是厌恶学习 。
不排除少数学生因为智商或者学得比别人慢一些的原因,导致分数比同学暂时低一些 。老师应该深入分析造成学业困难的原因,力求能够帮助学生 。
第一是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
包括同学友谊和异性情感过密问题 。在处于青春期前后的学生心中,同学友谊和对异性的好感等造成的情感困惑,是天大的问题 。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导致他们无心学习,进而不想上学,采取逃避、出走等过激办法来应对 。
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情感问题要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开导他们,真诚帮助他们,为他们提供善意而科学的建议和意见 。绝不能用轻慢嘲笑的态度去打压,让他们关上与老师交流的心灵之门 。
这里必须提示一句,学生中确实有少数有同性爱倾向的人,老师要用在专家指导下科学对待,切不可歧视和大惊小怪 。
第二是离异家庭的问题 。
随着中国离婚率的上升,现在学生中单亲家庭的情况也不少 。我们要特别提醒各位家长,要把离婚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 。绝对不能把孩子作为你们对付对方的武器,更不能在孩子心中播撒仇恨的种子 。处理不好的离婚,会对孩子的学习乃至今后的人格心理造成创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