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和日本多出建筑大师( 二 )


自然光通过不同形状的缝隙与开口被引入室内,不同的时间里呈现出不同的光影 。
1998——织田广喜美术馆
以画家织田广喜的名言“有阳光就专心作画,太阳下山就休息”为宗旨,安藤忠雄将美术馆(又被称作“自然光博物馆”)特别设计成“日出开馆、日落闭馆”的光影空间 。
博物馆所有的光源都来自于自然光 。安藤忠雄希望,借助自然光线的变化,来访者更能贴近画家的创作世界 。
2002——沃斯堡现代美术馆
毗邻建筑巨匠路易斯·康设计的金贝尔美术馆,安藤忠雄的设计试图在严酷的气候条件下,创造一个沙漠绿洲 。沃斯堡现代美术馆由5栋平行排列的“箱体”为基本单位,采用混凝土和玻璃的双重表层,玻璃和混凝土之间的狭窄空间让每个展厅都相对独立 。挑檐设计有效地阻挡了德克萨斯剧烈的阳光 。
2014——上海保利大剧院
整栋建筑是“万花筒”般错综复杂的几何结构,在清水混凝土构成的立方盒子中,原木构件以正圆、三角、曲线等多种几何形态搭配出现 。此外,人工化的风、光、水等自然因素被导入建筑之中 。
当然,安藤忠雄还有许多精彩的作品,这里就不一一例举 。纵观他的建筑生涯,他理智冷静地构筑空间秩序,擅长用光影切割、塑造建筑特性,通过与风对话,与水交融丰富建筑美感 。
在他的作品中,总能找寻到安定与自然的意义,这就是YOYO喜欢他的原因 。
PS:去年夏天,YOYO前往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安藤亲自设计)参与品牌活动,有幸近距离观赏、触摸安藤忠雄的作品,很震撼!当阳光透过建筑切割成几何形状,微风掠过湖面粼粼波光……身临其境,犹如自然仙境 。感谢安藤忠雄带给世界的建筑语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