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活用电用220V的电压,而不是用36V的更加安全的电压?( 二 )


以上是本人的观点,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我们国家规定居民用电220ⅴ,50HZ 。所以相应的家用电器都是220V,如冰箱,单相空调,电视,电脑,照明,等等大小用电器都220V,除工业用电设备380V 。但在潮湿与密闭空间使用照明或电动工具等使用安全电压36Ⅴ及以下电压 。这是规定在特定环境易发生触电事故下使用的安全低电压用电电器 。
安全电压是指人体直接接触而不会发生触电危险的最低要求电压 。国家规定安全电压为36v,也就是说高于36ⅴ电压直接接触有触电危险 。
220V生活用电,在居民家配电箱安装相适应的单相漏保开关,且用电器接上接地保护线 。使用漏电系数30mA动作时间0.1秒的漏保十接地保护,这样双重保护完全确保触电安全!所以不能说220不安全,只要按安全要求布线安全使用,也完全可以确保用电安全 。
P=UI,1000W=220V??4.55A=36V??27.8A,同样1000瓦功率,220V只要4.55A,36V要27.8A,电流差6倍多,220V只要用1平方毫米铜电线,36V就要6平方毫米铜线,1平方铜电线1元一米,6平方铜电线6元一米,这只是线价格,线管和人工都不一样,重点是中国是缺铜的国家,用低压供电造成国际铜价大涨,很多家庭会有用电难 。
根据P=UI,P是功率,电压低,那么电流就大,电流大就需要更粗的电线,粗的电线就更贵 。不仅如此,传输损耗也会大,也就是说发热量就大,所以日本本土用100V的电压,他们的电线是很粗的,损耗也很大 。但无奈人家有钱任性,100V触电时受到伤害要更小 。
如用36V电压,得要多粗的线,多大的电力损耗?
显然,220V很容易死人,如果用更低点的,尤其低于36V的话,那基本就不会死人了,这不更好吗?
家用电器的话,也尽量设计的不需要那么高的电压,实在不行的,就内部带个小变压器,让电器内部的电压达到220V或者更高不就行了吗?
一个问题需要分清除,输电其实用的电压还高,都要多少KV的,具体我也不知道 。它是到了居民区,又通过变压器,变成了220V,所以问题是,问什么不在这个时候,变成36V的 。
49年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用多高的电压?
【HowieTsui的回答(11票)】:
简单说一下 。
可能简单了,有问题欢迎指出,我会继续修改补充的 。
【Alexandrus的回答(5票)】:
不可能使用36V这么低的电压,首要原因是输电成本会大幅增加 。此外电力从电厂出来都是kV级别,要使用36V的话变电所也将更加难以设计和保证安全 。
另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工业习惯,这是比个人习惯更难改变的一样东西 。1893年建成的从德国劳丰到法兰克福的世界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就是高压电,此后也没有人想过改变 。
【李跃竟的回答(1票)】:
相比220v电压这个数据,50hz的频率更容易致死,记得上课时我们老师给我们看过一个数据,就是在相同电压下,50hz的致死率最高,而且高出很多,120hz这样就很低了,220v会受伤、烧伤,但不致死 。因20-80赫最接近于人的心肌最高振颤频率,故最容易因起心肌被动性振颤麻痹而导致心跳骤停,其中频率在40~60HZ时最易至人死亡 。但现在想要稍微改动一下电力的参数,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聂齐的回答(1票)】:
改成36v,你想想电流要多大吧,电死你
【张杰的回答(0票)】:
除了成本高,消耗大不用36V之外 。
因为我国的很多技术以前都是引进苏联的,包括电压,因此就沿用了苏联220V的标准 。
【程历的回答(0票)】:
电压越高,传输成本越低.
同样的用电功率,你用36伏的话线径要增加很多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