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的人如果遇不到合适的伴侣,大家会选择一直单身还是会随便找一个人将就结婚?( 二 )


不是说“有爱情就不能相伴到老”!现代的人心大都是浮躁的,有多少的婚姻因为家庭中的琐碎事儿而让爱情走向崩溃边缘最终成为“仇人”的?友有多少的爱情想当初的“轰轰烈烈”到最终的“偃旗息鼓”而埋葬热情的?爱情是美好的,它可以让人放开思维“天马行空”的来想象与之描绘爱情的美丽与挑动人心的刺激的激发与无限开阔的想象力,但如果你把爱情当成人生中的“重中之重”可是大错特错了,生活中爱情是很重要但那不是主题 。
爱是可以“枯槁”枯竭的!都说是“爱情不能当饭吃”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有人说“爱情的保鲜期只有2--3”年,也有人说“爱情如果没有双方的包容与宽待是很难能够白头到老的”,看到这样的话让人不由得想起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样的话,因为从最初的爱人到最后的亲人都是会有“过度期”的,过了这个期限再好再美的爱情也变得如同白开水般的只是“解渴”而无味了,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话太过理智或太残酷了,但事实就是这样它不会因为你的“不愿意相信”而有丝毫的改变的,君不见“周围有多少打着爱情的大旗走入婚姻的殿堂却最终伤痕累累无奈解体的”这样的事实 。
爱是可以让人“迷醉”的!生活中如果过度的消费爱情是很快让爱情“枯萎”的,大家过日子都是“细水长流”的,美好的爱情不是说没有但那是大多是讲究条件的,或“身材火辣”艳冠群芳或“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少了这些条件是很难有“如痴似醉”的爱情的,平凡人的世界大多数人的日子都是平静平缓的,他们实实在在的生活,做着属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男人“挥汗如雨”地创造着价值,女人“相夫教子”的在安置着这个家,他们忠于对方一心一意都是在为家人付出,这样美好的日子不是如泡沫般是“华而不实”的虚空爱情所能想象与替代的,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人生所具备的最真实的条件也是每个人为之向往与追求的不是吗?
今天办公室闲聊,一位年轻同事感慨出门坐火车去新疆没买到卧铺,忍了两天一宿的硬座,“遭多大的罪呀” 。这位同事1988年生人,作为一名70后,我的评论是:“现在条件好了,出门有飞机、高铁,坐这么久的硬座就认为遭罪了 。其实遭罪与否完全在于既有条件导致的心态,当年曾贵为封疆大吏的林则徐后来发配新疆,又是靠什么交通工具抵达的?如果中途突然有硬座火车,他是不是会欣喜若狂?”闻听此言,大家均表认同,一名60后同事更是以自己刚上班时的经历现身说法:“那时候我们去上海出差,也是坐两天一宿硬座 。其实当时的政策也可以坐卧铺,但是我们都舍不得,宁愿省些钱买烧鸡啤酒一路吃喝 。遭罪吗?我们当时可都挺乐呵,谁认为遭罪可以不去,乐意去的有的是” 。
举这个例子只想说明,人的条件好了,就会越发自我中心,挑剔所处的环境 。所谓“找不到合适伴侣”,无非能找到的人钱少、颜值不高、又不肯对自己付出更多关爱 。这里就有几个问题了
1、你自己钱多、颜好的话,又岂会没有更好的选择?都是独生子女,对方岂会不希望从你这里得到更多关爱?总结:自己丑还嫌别人不好看 。
2、上溯到你父母、(外)祖父母那代,他们可是钱更多、颜更好、更喜欢索取?九成九不是吧 。总结:矫情比存款增长更快 。
当然,人希望自己获得更多无可厚非,也不能强求单身人士都为结婚降低要求 。婚姻的意义并非陪伴,而是合作抚养孩子以增加社会人口,为此中国人还发明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为男人洗脑,否则中国男人也乐意自由奔放,谁乐意守着老婆孩子呆在家里?还有“孝道”,让公民生孩子,总要让他们自己有好处吧?好处何在?养儿防老是也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也不需要太多人口了,想满足性欲可以靠成人用品了,也不能指望孩子养老了 。婚姻对个人而言已经利少弊多了,迟早要走向灭亡 。既然如此,只要不把“传宗接代”看得太重,不婚也是一种选择 。如果还想自己的基因传承下去,除非你是可以不用男人提供抚养支持的女人,否则只好降低理想将就一下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