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之际,匈奴开始强大 。冒顿单于灭东胡 。东胡之一部,迁居于“鲜卑山”,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西一带,遂由此得名 。“鲜卑”和另一部“乌桓”,皆受其役属 。根据记载,“鲜卑”语言、习俗同于乌桓 。
汉代,“鲜卑”之名,始被中原所知 。
汉武帝大败匈奴,迁乌桓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 。鲜卑亦南迁至乌桓故地“饶乐水”,即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一部分之拓跋部,则迁至“大泽”,即今呼伦贝尔草原 。
东汉初年,乌桓再内迁 。鲜卑则迁至五郡塞外 。北匈奴西迁后,鲜卑进占匈奴故地,并其余部10万余户,日渐强盛 。
公元2世纪中叶,东汉桓帝年间,“鲜卑”首领檀石槐于高柳北弹汗山(今山西阳高西北)“建庭”——这是游牧民族建立政权的说法,自立为“大人”,组成包括宇文、慕容、拓跋、段、乞伏等部的军事联盟,分东、中、西三部,各部均置大人统领 。
东汉曾遣使持印绶封檀石槐为王 。
檀石槐任用汉人,制定法律,并由汉地输入铁器,促进了自己社会的发展 。
《文献通考》称,此时其势力,“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尽有匈奴故地 。
檀石槐死后,诸部瓦解 。步度根、轲比能等首领各属所部,附属汉魏 。
魏晋时期,在北方草原上活动的,主要是鲜卑各部 。
【我一直很好奇鲜卑人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现在没有鲜卑这个民族了?】晋南北朝时期,内迁之鲜卑慕容氏,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氏曾建立西秦;秃发氏曾建立南凉;拓跋氏先建代国,后改魏,最终统一北部中国,延续140余年,并竭力促使鲜卑人汉化和封建化 。
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鲜卑化汉人高氏与鲜卑化匈奴人宇文氏分别建立北齐、北周 。
出自慕容氏的吐谷浑,则迁至青海统治羌人,直到唐初才为吐蕃所灭 。
所有内迁鲜卑,在建立政权后,部落相继解体,民众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渐与汉族和其他各族融合 。
再至隋唐,曾作为民族实体或政治实体存在的“鲜卑”,消融了 。
王国维《月氏未西迁大夏时故地考》和徐中舒《夏商之际夏民族的迁徙》考证,“东胡”出自“室韦”,即为夏商之际西迁族裔 。
根据这个说法,很可能,“鲜卑”祖先曾为夏代子民,约距今3600年前后,才因商夏战争而迁往了西部 。
《文献通考·四裔》对“鲜卑”记载颇详,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查阅 。
我是鲜卑世袭军人统领大人于仇贲bⅰ公第七三世后裔贲国章,现在国家兴旺发达,没有了妒忌少数民族时,告诉大家,鲜卑族在北魏拓跋宏太和十八年汉化改用汉族,西魏权臣宇文泰公元535年又搞胡化改革,废除汉姓,改用鲜卑姓,到公元581年随朝灭陈,统一全国,隋文帝杨坚下令,全国统一改用汉姓,鲜卑容于汉族,我们游牧鲜卑世袭军人贲氏,改用汉姓封氏 。公元756年,唐朝著将领,御史大夫,副元帅封常清(本姓贲bⅰ),因安史之乱,被太监监军边令诚诬告,在潼关被杀,同被杀的有高仙之元帅 。后人为了生存,只好改回原来的本姓贲氏,出土《贲府君墓志铭》主主人贲卿:生于公元740年,是贲讷之子,贲卿歿于公元807年,封常清756年被杀时年65岁,比贲卿年长50岁,谱记载贲卿是封常清之孙是对的 。封常清是於仇贲廿九世孙,贲卿娶李氏,生三女三男贲昌演.贲昌济.贲昌浑 。昌字辈七世贲洪进将娶石氏生贲石,贲石:北宋(1052年)领游牧民族两千多骑兵,随狄青征讨广南西路侬智高,1053年正月十五日夜大战昆仑关,获胜后驻守怀泽郡(贵港),娶邹等二氏 。
- 摩托车轮胎规格的含义?
- 很多人步入社会后才懂:读书是世间最公平最好走的路,你怎么看?
- 我在b站上发了自己做的鬼畜视频,感觉并不比播放量几十万的差,但是为什么没人看呢?
- 木工打柜子,用什么板材好?20年木工师傅:很多人都选错了!
- 很多人给我推荐青青蔬果减肥,它的减肥效果真的有那么好吗
- 秋冬常用酸奶减肥法
- 很多人给我推荐青青蔬果减肥,它的减肥效果真的有那么好吗
- 哪种水果减肥效果最好?
- 食用醋减肥法居家消脂术
- 很多人给我推荐青青蔬果减肥,它的减肥效果真的有那么好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