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玺是啥样子的?
(汉代皇后玺,藏于陕西博物馆,推测可能是吕后之玺 。高2厘米,边长2.8厘米)
高2厘米,边长2.8厘米,这应该是秦汉时印玺的普遍尺寸,因为史料记载,当时印玺皆“方寸”,也就是说都是一寸大小,秦汉时1寸相当于现在2.3厘米 。而传国玉玺肯定要比一般的印玺大,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吴书》记载,传国玺“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那么4寸就相当于现在9.2厘米,将近10厘米 。(嗯,评论中有同学说的对,方圆应该是周长,那么如此一来,传国玺也应该是方寸的了 。)那么,现在你告诉我,一个厚度只有零点几厘米的玉璧,是如何变成厚度起码也在2厘米以上的印玺的?
事实上,对于传国玉玺,最可靠的说法,就是说这个印玺是用陕西本地的蓝田玉制成的 。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宋书》记载:“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 。唐初在编写《晋书》的时候也指出:“又有秦始皇蓝田玉玺,螭兽纽,在六玺之外,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汉高祖佩之,后世名曰传国玺” 。
其实,在历代正史、严肃的史学著作如《汉旧仪》、《唐六典》中,都明确说明传国玺是蓝田玉 。只有在一些八卦著作中才说它是和氏璧改造的 。
和氏璧改传国玺这个说法之所以流传甚广,主要是唐朝张守节在注释《史记》时,听信了北魏的崔浩的话,崔浩曾经说“李斯磨和氏璧做成了传国玺”,这显然是一个八卦,没有根据 。但张守节信以为真,居然写进了《史记正义》,从此才流毒深远 。
事实上,想一想玉璧的样子和尺寸,再看一看印玺的样子和尺寸,就知道玉璧怎么可能改成玉玺 。
传国玺为蓝田玉,见于《晋书》、《宋书》、《明史》等正史,同时见于《汉旧仪》、《唐六典》等专著,其权威性极高 。同时,《宋书》作于南朝,《晋书》、《唐六典》作于唐朝,当时传国玺尚存,这些书的作者如沈约、魏征、李林甫,都是能亲眼见到传国玺的高官,他们的记述必然更加可信 。尤其是《唐六典》,本身就是唐代行政法典,是极其严肃的法律著作,其考证当更加严密 。
结语:
而所谓和氏璧所制说法,只见于个人著述,其中不乏闻风言事的 。何者可信一目了然的事情 。所以,传国玺当为蓝田玉无疑 。
- 明星撞衫之丰满购衣法则
- 女生如何在一年之内可以赚10几万?
- 怎么解决门上的划痕
- 如何辨别真正的露卡素左旋肉碱?
- 抹布的分类及使用方法 家中的抹布,如何分类与清洁呢?
- 目前日本的移民政策怎样?如何才能移民日本?
- 处于哺乳状态的女人该如何收紧小肚子上的赘肉
- 著名的日料生姜减肥食谱
- 为啥感觉自助餐总吃不回本
- 如何使用支付宝购买机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