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孩子性格里面的愤怒和自卑?( 二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有类似的问题肯定是有根源的好好找找也是不是得从咱们自己入手呢改变自己不当的方式方法给孩子一个宽松包容有爱的成长环境而不是单纯的让孩子自己改变
我听过美国的情感专家黄维仁博士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不会改变除非他感受到爱!
父母先成为一个不以怒气面对事情,不自卑的人,在生活中润物无声,感染孩子,以这样的方式去陪伴孩子体验生活,孩子才有可能性格不易怒不自卑 。
父母踏上自我成长的路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尤为重要,放下贴标签也是父母需要成长首要任务,愤怒,自卑本来就是标签孩子 。如果父母看到孩子的一些行为或者性格不如自己理想的就把孩子定义为某些负向的形象,如没礼貌、捣蛋鬼、自私不分享、爱哭鬼……那么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就会形成一种认知:原来我是没礼貌的或者捣蛋的或者自私的……渐渐地孩子的发展就会往我们标签的这方向走,最终很可能长成为父母标签的那个样子 。
所以先放下标签和评判孩子,试着接纳孩子的任何一个状态,改变才有可能出现 。多以正向的方式鼓励孩子,爱孩子原来的样子就好 。
这个问题其实是两个问题,愤怒和自卑要拆开来讨论,我们一个一个说 。
如其他答主提到的那样,自卑是一种心理,准确地说,自卑感来源于比较——它是一种“比不上”的感觉 。
儿童时期的自卑,一般与家庭教育有关 。比如,有些父母的要求比较严格,觉得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不需要再多说,只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才需要关注,因此就不断强调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让孩子感到自己满是缺点 。或者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讲孩子与他人作比较,比如说“别人怎样怎样,你为什么不行?”的话,让孩子产生“不如别人”的感觉 。
从长远来看,这种家庭教养方式可能会使孩子在童年经常感到无能,认为自己比别人弱小或愚笨,认为自己就是比不上其他人,从而发展出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肯定孩子的价值,并且确保孩子明白,做错事被纠正不代表自己没有价值,更不代表自己不值得被爱 。具体到做法上,我们有4条建议:
停止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
你可以指出孩子的问题,告诉他哪里做得不对、应该怎么改进,但是最好不要拿他和别人作比较,尤其不要一边夸奖别人一边贬低孩子,这往往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直接打击 。
允许孩子犯错
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尽可能少地犯错——但其实挫折才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通过犯错,孩子可以学习如何应对压力、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学习如何面对生活 。你不能永远把他护在身后,既然如此,不如在有机会教他站起来的时候,允许他多摔几次 。
帮助孩子找到他热爱的事情
当孩子找到自己热爱或擅长的事情,这将非常有助于他明白自己是谁,以及自己的价值在哪里 。所以为孩子树立自信最好的方式就是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热情和兴趣所在 。
鼓励,鼓励,再鼓励
为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和每一个成就喝彩,只要方法得当,不用担心他会变得过于骄傲 。
说完如何改变孩子自卑的情况,我们来看愤怒 。
与自卑不同的是,愤怒既不是一种性格,也不是一种心理——它是一种情绪,而情绪是没有好坏/对错之分的 。愤怒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情绪反应,与其让孩子停止愤怒,你真正应该做的是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愤怒 。
有答主提到愤怒可能是自卑的一种情绪表现,这么说有一定道理,因为愤怒可以是自卑者在感到自我价值受威胁时的一种自我防御 。这种情况下,只要孩子自卑的情况得到改善,愤怒的频率也会随之降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