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刘禅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七 )


刘禅很真诚的告诉下套的:此间乐,不思蜀也!——我在洛阳挺好的,我才不想呢!
心里说:给我下套?你还嫩点!
其实,接下的事就更加好玩,但也更加说明,这个刘阿斗,不简单 。
创造完成“乐不思蜀”的成语之后,刘禅去上厕所,他以前的部下告诉他:你是蜀汉的皇帝,这么说话会让人笑话的,我们听着也没面子!你应该拿出点帝王的样子来,你应该说你思念“巴蜀之地”,你仍然在惦记你的臣民,这才是皇帝的风范!
如果有人再问你,你可一定要这么说!记住没?
刘禅点点头,嗯!记住了……
回到酒席宴,果真就有人不死心,想再试探一下这个阿斗,真的就这么“没心没肺”?
阿斗闭着眼睛,按照部下教给他的话说了一遍 。还准备挤出几滴眼泪 。
大家一听,这么神奇?
有人问他,这话是有人教你的吧?
刘禅睁开眼:嗯?你听出来了?就是别人教我说的!然后拿手一指:就是他!
雷倒满桌子的人!
刘禅的“安乐公”就快乐的一直当到死 。
其实,作为一个偏安一隅的“守成之君”,刘禅还是可圈可点的 。能在诸葛亮把国力折腾的差不多了之后让蜀汉延续了近三十年,挺不容易的 。
刘禅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最大的聪明,就是有“自知之明” 。
关于他爹的“创业未半”,还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他很清楚的是:诸葛亮如果有能耐,就完成,诸葛亮没办成,我阿斗就不要再做“痴心妄想” 。
诸葛亮答应他爹辅佐自己,但是直到诸葛亮死,也没正儿八经“扶”他,连用谁不用谁这种事 诸葛亮都要把杆子插到具体的“人名” 。那他就只好“示弱” 。
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大概的意思就是说,诸葛亮玩了命也没吧阿斗培养成为“有远大理想,敢于折腾”的像他爹那样的“百折不挠”的主儿 。
事实上,刘禅根本就没打算当什么“雄主”,而诸葛亮也没打算真的把阿斗培养成为“一代雄主” 。
因为,如果刘禅真的“强大了”,诸葛亮的日子,就很难过了:到底是听话还是不听话?
刘禅有自己的主意,这在诸葛亮死后他采取的对外防御,内部和谐,休养生息的政策就可以看清楚 。但是在诸葛亮面前,刘阿斗的态度就是:你不愿意扶我,我同意 。你的事你自己办,我的事,等你死了,我再办 。
所以,诸葛亮死后,他连装作悲痛都没装象 。
嘴上叫着相父,阿斗的心里并不乐意:说我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你什么时候扶过我?
作为一个战乱时期帝王必须所具备识人用人的智慧 还要有自己战略眼光 阿斗基本没有 下面的人怎么厉害都无济于事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刘禅的小名叫阿斗,说刘禅扶不起,主要是蜀汉有个世人熟悉的半神级丞相诸葛亮 。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世人都将北伐无功的锅给了刘禅,再后来邓艾两千兵偷渡阴平刘禅直接投降以及投降被俘后闹出的乐不思蜀,世人认为刘禅是个昏庸无能的人,故有扶不起的阿斗之说 。
当然我个人感觉说刘禅扶不起可能有一定的误解,历史上被君主称为父亲的臣子基本都没好下场比如吕不韦、范增,而诸葛亮将军政大权揽于一身连刘禅的两任皇后都是他一手安排的 刘禅不仅放任不管也不像张居正被死后清算,这点就能看出刘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昏庸 。
因此,刘禅的事件告诫我们任何问题都得俩面看待,不能人云亦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