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分期
关于开元通宝分期问题,根据几位专家对唐初纪年墓考证,分为以下时期:
初唐开元
公元621年,开元通宝始铸 。初唐开元始于唐高祖武德四年,终于唐高宗中后期 。初唐开元通宝行用钱是钱文为欧阳询所书、经钱监严密督造的一种优质开元钱,又叫武德开元 。从质地上看,初唐开元所用材料为青铜和白铜,面、背肉好,廓整,钱文深竣清晰,铜质纯净,铸造精良 。从形体上看,钱径24毫米至25毫米,穿径7毫米,廓宽2毫米,质量为3.7克到4.2克,集中于4克 。从钱文上看,正面“开元通寳”四字含八分及隶体,笔划端庄沉稳,“开”字间架匀称,疏密有致;内部作“井”状且“井”部不与内廓相接,“元”字首划为一短横,次划长横左挑;“通”字的“辶”前三笔各不相连,呈三撇状,“甬”部上笔开口较大;“寳”字着笔庄重,其“贝”部内为两短横,不与左右两竖笔连接,整体钱文笔画较粗,但书写的自然,灵动,富有活力 。钱背光背无文 。但是,自初唐后期起,出现了一些寄郭大字的版别,笔画也逐渐变细,并着手开始向盛唐开元过渡 。
盛唐开元
盛唐开元始于唐高宗中后期,终于唐玄宗天宝末年 。从质地上看,盛唐开元主要采用青铜和紫铜铸造 。面,廓更加精细,做工更加精美 。从形体上看,钱径25毫米到27毫米,穿径7毫米,廓宽2毫米到3毫米,质量为4.2克到5克,集中于4.7克 。从钱文上看,盛唐时期的开元钱文是变化中的 。相比初唐,盛唐的钱文变得更加纤细,并逐步从欧阳询书写的初唐开元钱文端庄沉稳,大气洒脱的笔体,演变成笔划疏朗,纤细清秀的笔体,“开”字逐步变长,内部的“井”部与内廓相连 。“元”字首横加长,次划左挑,“通”字的“辶”前三笔由三撇状逐步演变为似连非连的顿折状,进而又演变为连续的拐折状 。“甬”部上笔开口逐渐变扁,“寳”字之“贝”部内中间两横加长,与左右两竖笔相衔接 。“宀”下的“尔”逐步演变为三个竖道 。整个字体比初唐更加标准,规范,但少了初唐开元字体的灵动与活泼 。这些演变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完全定型,脱离了初唐开元的体系,自成一版并趋于稳定 。对于钱背面而言,盛唐初期的光背无文,从唐玄宗开元年间起开始有星月印记 。背面的月型印记在坊间传说为杨贵妃的指甲痕,故民间又称其为贵妃钱 。其实这些说法并不可信 。事实上,星月型印记为各钱局钱炉上的炉记,用来区分不同的钱炉 。另外,对于做工精好的那些右挑,双挑的开元通宝,一般也铸于此时 。
中唐开元
中唐开元始于唐肃宗初年,终于唐宪宗元和末年 。这一时期的开元通宝特点与盛唐后期的大同小异 。从质地上看,中唐开元主要采用青铜和紫铜铸造,并夹有一定量的铁,铅 。面,廓比较精整,但做工不及初唐精美 。从形体上看,中唐开元的直径在23毫米到26毫米之间,穿径7毫米,廓宽2毫米到3毫米,质量为3.2克到4.5克,相比盛唐有所减重 。从钱文上看,中唐开元的正面钱文与盛唐后期无异,只是“开”字向宽体发展,相比正面其背文却更加繁缛,出现了如祥云,同心结等新型背文 。同时,传统的星月背文铸造量也大幅增加且成为主导 。中唐初期钱文尚且精整,但经历安史之乱后的唐朝,铸钱水平呈下滑态势,后期铸工不精,边廓不整,向晚唐过渡 。这一时期出现了阔字版的开元通宝,并在之后成为主流 。关于花穿开元,专家考证其主要铸造于中唐,流行于晚唐,但多为私铸,做工也很草率,应属后期所铸 。
- 天刀中的福禄通宝怎么获得 天刀手游福禄通宝怎么获得
- 洪武通宝背一钱最新价格,洪武通宝背一钱的市场价格
- 崇宁通宝现在价格,崇宁通宝拍卖价格
- 康熙通宝背面大全 康熙通宝铜币价格排行榜
- 道光通宝价格及图片 价格表 道光通宝铜币价格表
- 雍正通宝2020年价格表 雍正通宝图片及价格
- 开通宝邀请码 开通宝是哪个公司的app
- 康熙通宝铜币价格80万 康熙通宝铜币价格排行榜
- 一枚道光通宝铜币价格 道光通宝铜币价格表
- 雍正通宝19种背面图 雍正通宝图片及价格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