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日用品卖给外国人赚35亿,被评为宁波最佳雇主,却鼓励员工离职( 三 )
2008年 , 金融危机到来 , 外贸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 , 受汇率波动、贸易摩擦、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 , 赛尔遭受成立以来第一次业绩下滑 , 他并没有惊慌 , 深思熟虑之后 , 坚信日用品属于刚需 , 度过这个艰难期就会有好的发展 , 现在能做的就是修炼内功 , 早在几年前 , 他就鼓励优秀管理人员带领团队离开赛尔总部 , 成立子公司 , 业务、财务、人员实行独立运营 , 以此将员工个人能力发挥到极致 。
为应对金融危机 , 他先是打造外贸供应链平台 , 其次实行股权激励制度 , 调动员工积极性 , 用企业文化将每个人团结在一起 , 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 最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 拓展新客户 , 帮助经营不善的客户走出困境 , 就这样 , 在外贸形势整体不佳情况下 , 赛尔却逆势而为 , 2010年出口额达到2亿美元 , 产品出口到120多个国家 , 合作商达到近200位 , 他顺势成立赛尔集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