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句话还适合现在的经济吗?( 三 )


现在看起来,好像马云当时有多卑微,事实上,你看不到后面支撑马云的是什么,有人不明所以,会给你一个模糊且高大上的词语:信仰 。这是扯淡,信仰是虚的,他可以支撑你的信心,但是永不可能给你一个切实的目标 。
真正支撑马云的是眼光,当马云第一次见识到网络居然可以把远在千里的信息瞬间传达到眼前时,他就意识到,网络是一个新事物,它会引发一场信息革命,这场信息革命必然会催生无数的机会,这些机会里也蕴藏着巨大的财富——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因果推导 。
事实上,你看马云的创业历程,他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创业公司目标,但是却有一个根本的活动范围——从事互联网行业 。
事实证明,互联网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催生了数不清的亿级企业以及超级富翁 。
如果把时间提前看,改革开放初期,胆子大的,倒卖些衣服就可以赚大钱,但是你明白这背后的风险吗?《刑法》直到97年才取消投机倒把,而任何生意形式,包括贩卖衣服,都属于投机倒把 。
当时有句话,叫作“要想富,卖衣服”,敢倒卖衣服的,不单单是胆子大,而是看到改革开放的必然性,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需求会强烈增加,而做生意的本质就是满足别人(正式的词叫作消费者)需求 。
所以,如果你要创业,记住一点,眼光先行,如果没有超前的眼光,是不好做大生意的,也许适合做点当下的小生意,赚点小钱 。
眼光是自己的智慧加上自己的分析并不断学习达到的状态,这并不是随便能学习来的,也不是别人随便一两句话就能点醒你的,如果别人忽悠你某件事可行,记住,即使真的可行,那也是基于别人的眼光,不是你的 。在自己没有眼光之前,你就没有主见,那就要多看、多学、多思考 。
别人到外地逛小吃街,只当一个单纯的吃货,你觉得好吃,不仅想吃还想学更想回家开个小饭店或摆个地摊——这就是《眼光的诞生》 。
有眼光,自然远远不够 。
眼光只能让你把计划停留在纸面上,纸上谈兵,不过是画饼而已 。要把计划变成现实,就需要勇气,这才是问题所说的,“撑死胆大的” 。
如果你只是分析出改革开放会催生红利,但是却看不到法律当时的落后性,不敢去冒险,那就只能眼睁睁看别人赚钱,然后慨叹“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
勇气有天生的成分,也有后天努力的成分,也有可能随着做事的成功,勇气渐增的可能,不管怎么说,没有勇气当然是一切归0.
勇气真正对抗的,是对风险的恐惧,如果你总是患得患失,那就很难对风险有个准确的预计,这还会加大你失败的可能性 。
所以,克服恐惧的前提是,首先要会分析、拆解风险 。
以现在街上泛滥之势的共享单车为例,如果你担心车被偷,担心车被别人蓄意破坏,那就永远不敢去做共享单车这项事,所以在做这件事之前,先要明确这件事有多大的风险 。
即使从0创业摆地摊也要面临同行竞争,城管驱赶,所以——
任何初创事业,都面临着风险,把风险当成一个客观现实去分析,然后提出解决方案,当所有的方案预备好之后,最后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做最坏的打算!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句话还适合现在的经济吗?】假如一切失败,我要准备赔多少?
不要为一桩事,作出赔自己一生的打算,对自己设定一个止损的目标 。
明确自己背后不是悬崖,而是谷底,也是增强自己信心与勇气的一个必备手段 。
人生不是走钢丝,一定要给自己留好退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