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至今未破且鲜为人知的诡异案件?( 八 )


不出所料,1978年,他的书出版了,书成了畅销书,也引起了巨大影响 。
亚洛普最厉害的不仅是重新梳理的疑点,而是在书中对证据链以及对警察系统提出了质疑 。
于是民众沸腾了,要求重审此案 。
这个时候,当初为阿瑟托马斯建立打官司基金会派特.布斯对接上了他,并在报纸上公布了这位作家的一个调查结果 。
作家说他找到了当初那位被目击看到的在克鲁夫妇家的年轻女人,线索他已经给了警察 。这个女人后来被怀疑是珍妮特的父亲的再婚妻子,但没有证据 。
报道一出案件的热度更高了,于是,官方终于有了重审的打算 。
这一次就简单多了,子弹厂和实验室的人都作证,绝对不存在有旧弹壳新弹头的子弹 。
所以,发现的那枚属于阿瑟托马斯的新型的子弹壳,就不可能射出杀死库鲁夫妇的旧型弹头 。
而这次一次,检方也没办法再拿出第二盒特例的子弹,不过没关系,检方说,你们说了那么多,那就把那枚现场遗落的弹壳拿出来,我们再对比啊 。
重新比比看,到底是你们说的新子弹,还是旧的子弹,你们说来说去,拿的就是一张弹壳的照片,就用一张照片来说明这个弹壳就是新型子弹,不合理 。
这个要求本来也合理,重审本来就是要重新查验证据,但是,证据没了 。
证据几年前,也就上上一次案件审查完,就被警长修顿很快的按照程序销毁了 。
上次庭审后,警长询问是否可以销毁证物,有关部门回答,没有看到不允许的条例,于是他就很快将证物销毁了 。
毫无疑问,这次的辩护还是维瑟,他先是说了点无关紧要的话
比如,为啥凶手开了三枪,却有选择的带走两枚弹壳和一枚子弹啊 。
既然百叶窗射杀不成立,那为啥弹壳在窗外啊 。
接着维瑟放了大招,把重点从论证子弹变成了直接论证托马斯的清白 。
他说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警长和助手联手陷害了阿瑟托马斯 。理由如下
1、既然提出了百叶窗谋杀理论,为啥当时不查看凶手站的位置,而是要过两周之后 。
2、维瑟指出,其实当时案发的房屋,里里外外都早就被搜索过了,根本没有那颗子弹 。之所有两周后再下令搜索,其实就是为了找到伪造的证据 。
3、克鲁夫妇的邻居可以证明案发后,已经搜索过弹壳发现的地方 。
4、部分警察可以作证,警长在2周后忽然问一个警察是否搜查过百叶窗下,凶手可能站立的位置,该警察回答没有,于是警察安排了搜索,因为这个对话过于神奇,所以很多警察都记得 。
5、警长说自己在安排搜查之前开过一次案情会,在会上受到了启发,于是重新搜查了百叶窗下,但警察局并没有这次会议的记录 。
6、就是之前说听见了库鲁夫妇家有三声枪响的邻居,说他们在案发后的一天,听到了克鲁家有两声枪响,枪响之后,他们看到了探长修顿和约翰逊,这可以证明这两位警察在克鲁家曾经开枪 。
7、在修顿警长提供的证物描述中,对这枚弹壳的描写一直为“含有深蓝色火药腐蚀”,但在最后一次庭审中,警长将描述改成了黑褐色 。这证明了那枚弹壳是警长自己埋下去的,埋下去的时候是“含有深蓝色火药腐蚀”,而后来被取证人员发现后,因为腐蚀变成了黑褐色 。警长埋下的时候并不知道会产生腐蚀,这也间接证明了证物就是警长和助手栽赃 。
8、当时被警长派去进行搜索,并发现子弹的探员,报告搜到弹壳后,警长并没有要求查看,而是直接让他们交给实验室,这很反常 。
维瑟就这么巧妙的转移了目标,此时子弹的证据已经无足轻重了,本案的核心虽然没有变,还是为托马斯做无罪辩护,但重点变了,已经从验证证据链变成了托马斯被陷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