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戏 , 当年河北唐山评剧团演过 。
我是承德地区的人 , 我们承德过去各个县都有剧团 , 承德评剧团现在还在演出 , 他们还出了一些名人 , 大导演郭靖宇和妻子岳丽娜 , 都是承德评剧团的 。我小的时候 , 我们县里各个乡镇都有戏楼 , 我们村都有戏团 , 都经常唱戏 , 而且是京评梆曲三下锅 , 演员都会唱京剧评剧河北梆子 。
评剧的发源地 , 就是唐山 , 唐山不光是唱评剧的多 , 唱曲艺的也多 , 乐亭大鼓就是唐山发明的 , 唐山的小山 , 和北京天桥一样 , 都是江湖文化代表地 , 赵丽蓉就是唐山评剧的代表 。
文革时期 , 八大样板戏为代表 , 要求戏曲进行改革 , 唐山评剧团 , 包括承德评剧团 , 也创作了好多的戏曲 , 比如列宁在十月 , 就是郭德纲唱的列宁在1918的出处 。郭德纲曾经跟随评剧小戏班走过穴 , 所以他可能也演过 , 最起码听过这出戏 。
好多人说戏曲现在跟不上时代 , 应该与时俱进 , 进行改革 , 其实戏曲一直都在尝试 , 比如当年的这一出列宁在十月 , 中国京剧院改编日本的坂本龙马 , 江苏京剧院的货郎与小姐 , 川剧也唱过列宁在十月 。甚至前几年还有全本的射雕英雄传呢 。不过所谓的生书熟戏 , 戏曲听的是味道 , 看的是唱念做打 , 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的艺术 , 这些改编或者新创作的作品 , 不符合广大戏迷的口味 , 昙花一现 , 很快就没人再演了 。
这个段子其是有来历的 , 并不是郭德纲的原创故事 。本人天津人 , 这个段子其实最初看见是在天津本地报纸《今晚报》上的 , 有一个副版都是刊登休闲故事 , 算是幽默随笔也好 , 奇趣逸闻也好 , 当时岁数还小 , 大概是90年代末吧 , 但是记忆深刻 。京津地区对评剧很熟悉 , 本人也算耳闻目染吧 , 二舅就是评剧演员 。当时单看文字就已经很可乐了 , 自己对着评剧的曲调把词过一遍 , 我和我父亲都乐不可支 , 还拿去学校和小伙伴们一起说笑 , 想起来很怀念 。
有没有剧团真正演过这个还没听说过 , 那个年代离我们有些远了 。但郭德纲的演绎很到位 , 不说他的京剧水平 , 这个见仁见智 , 他评剧和梆子的功力确实是非常突出的 , 这个没得褒贬 。
麒麟剧社有很多看起来离经叛道的曲目 , 如“伽利略” , “盘丝洞”什么的 , 脑洞大开 , 是不是受这个列宁的影响就不得而知了……
我没看过郭德纲先生所说的这部评剧 , 但上世纪70-80年代各地地方剧团曾经掀起过一阵改编外国题材戏剧的热潮 , 我去现场看过的就有上海静安越剧团的越剧《春香传》(改编自某半岛历史传说) , 江苏省京剧院的京剧《货郎与小姐》(改编自西洋歌剧) , 以及中国京剧院的京剧《坂本龙马》(改编自日本历史小说) , 听说过的还有《牛虻》、《费加罗的婚礼》等等 。《列宁在1918》评剧版我没看到过 , 但以前看见过川剧版的录像片段《列宁在十月》 。
那段时间文艺形势比较好 , 题材和表现形式放得开 , 什么都能搬上舞台 , 编导演员都敢想敢干 , 且文艺还没有完全市场化 , 二线剧团演出任务不重 , 又旱涝保收 , 没事琢磨的就是如何剑走偏锋 , 搏个梅花奖什么的 , 这类“改编洋剧”题材新颖 , 容易吸引眼球 , 又不必担心倒彩和过多挑剔(因为是新戏、陌生题材 , 别人也听不大懂背景) , 搏奖项的“命中率”一度还相当不低 , 因此风靡一时 。
- 爱情语录短句
- 古时候刑场上说的午时三刻,正当午时,是现在的几点?
- 想听一句你内心深处最想说又不敢说的话?
- 吉林人说的东北话,哪些比较难懂?
- 看我给你说的运动减肥最好的方案
-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这话说的对吗?
- 什么是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
- 通常所说的汽车“三大件”是哪三件?
- 写小说用什么软件最好 好用的写小说的软件推荐
- 辨几种常见减肥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