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纹银有多重,一个人就能拿得动吗?( 二 )


一千两纹银有多重,一个人就能拿得动吗?

文章插图
题主确实有所不知了,一两银子在不同朝代的重量也不一样,东汉的“两”很轻,一两不到15克,唐朝的“两”很重,一两超过40克 。而现在古装电视剧根本不够还原,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困惑 。
一千两纹银有多重?
在东汉时期,一千两银子的重量就是15*1000=15千克,这个重量一个人完全OK啊 。而放在唐代,一千两银子重量可能就是40*1000=40千克,这重量一些女生就不行了呢 。
譬如说古装电视剧里,皇帝赐银5000两,紧接着就有一个小太监托一张木盘子出来,盘子上码着一锭一锭的银子,耀人眼花 。
5000两足足有300多斤(16两为一斤),古代的斤又比现在的斤要重(明清时一斤在590克以上,现在的市斤只有500克),一个太监是根本托不起来的,除非他身怀绝世武功 。
博学如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写得雅俗共赏意蕴无穷,一样在常识上犯错误:《鹿鼎记》里男一号韦小宝动不动就从怀里掏出一千两一张的银票,事实上他那个时代(康熙年间),根本就没有银票,无论官办钱庄还是私营银号,都要到咸丰年间才开始发行银票 。
黄金在古代重吗?
《史记》里提到的“金”,多数指黄金,而不是黄铜,如果明确提到“黄金”、“赤金”、“兼金”或者“若干镒”,则一定指黄金 。
西汉前期,“金一斤”等价于10000枚五铢钱,“银一斤”等价于3000枚五铢钱,五铢钱主要用铜铸造,10000枚五铢钱重达130斤,如果“金”指的是铜,一斤铜怎么可能等价于130斤铜呢?
所以如果只根据电视剧的假道具来分辨银子的重量,那你可就大错特错啦!
这不应该是个问题!我国在长期的历史中,所使用的“计量”,是十六两为一斤的!这就有了“十六进位制”!即“百两不用想,六斤零四两,千两不用算,六十二斤半!”
也就是说,一百两是“六斤四两”,换算成今日“计量”,就是6.25斤!一千两呢?就是六十二斤半了!也就是62.5斤!
至于能否拿得动,百两尚可,而千两,即使能拿动,也不可能拿,必竟安全也是问题 。那怎么办呢?我们的古人创造了一个方法,“以兑代负”,这就是“银票”!这个方法就解决了“重量”问题,还防止了“露白”!
古代一斤等于十六两,但历朝历代每斤的重量不是很恒定 。就按清朝的计量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克,一千两=37300克=37.3公斤 。也就是现在的74.6斤 。
体力良好的成年人拿起来,还是不成问题的 。每个人都抱过媳妇吧,反正一千两白银比媳妇还要轻上一些 。
银子的密度是10.5克/立方厘米 。一千两银子的体积约3552立方厘米,大致相当于7瓶矿泉水的体积,放到托盘里是完全行的通的 。
故而影视剧中,拿托盘端一千两银子的设计,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
但是,虽然符合实际情况,真正历史上并不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一、银子大量进入流通领域,是在明清之后的事情 。欧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市面上白银的稀缺性得到缓解,才有了成为货币的基础 。
银子的价值还是蛮高的,按康乾年间的粮价计算(受亩产的影响,古代粮价比现今要高很多),一千两银子足以购买53.5吨大米,正常情况下是没人需要这么大交易量的 。
真正需要用到如此多白银出场的,一般是出现在外贸、或者是买房买地之类的大交易上面 。这类交易,自然会有牙商替你打点一切,自然不需要拿个托盘端着银子出来 。
二、虽说能拿动,但千两白银真的很重呀 。如果真带着出门的话,那和负重跑就没啥区别了 。况且,就算你能抱动千两白银的话,那万一需要5000两、一万两该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