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电影中很多东西仅仅用三观来评价的话太武断了 , 例如《拯救大兵瑞恩》中运用了大量喷血、断肢的镜头 , 看起来就像是导演为了宣扬暴力 , 可是如果你真的看懂这部电影的话 , 就会知道其实它的核心思想是反战 , 而导演之所以用这些镜头也不过是为了体现战斗的惨烈 。
这就是问题所在 , 看到一个有悖于常理的情节 , 我们自然而然的想要以“三观不正”批判它 , 可是应该结合具体情况 , 有些情节本身就是导演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而故意安排的 , 因此在电影里对这些三观不正的内容也是鄙夷的 , 如果就因为某个镜头而抨击整部电影的话 , 就有些太武断了 。
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电影是从根子上就歪了 , 它所宣扬的就是错误的价值观 , 国产青春题材的电影是这种现象的重灾区 , 电影中所展示的年轻人的生活 , 不仅浮夸做作 , 还不切实际 , 负能量爆棚 , 因此被大家鄙夷也是在所难免了 。
1.《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大致内容讲了一对父母双亡的青梅竹马 。男主患癌命不久矣 , 就为女主另寻良配 , 女主假装配合实则为了让男主安心离去 。该良配是女主的牙医 , 收入稳定 , 待人温和 , 有个谈了很多年的女朋友 , 男女主共同策反 , 终于遂愿女主与牙医结婚 。不就之后男主去世 , 女主紧随其后自刎 。
看似纯爱故事 , 实则残害观众 , 骗取眼泪 。尤其受众年龄小 , 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 , 他们对爱情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评判就被这部电影的爱情观带跑偏 , 觉得可以为了真爱害人害己 。
2.《小时代》系列
论三观不正 , 郭敬明的《小时代》就没有服过谁 。
赤裸裸的拜金主义充斥着整部电影 , 原著一开篇就以林萧的视角 , 以一种羡慕嫉妒恨的口吻 , 对奢侈品名牌诉说着自己的渴求 。在这之后四娘更是变本加厉 , 描述一个人物时 , 完全放弃了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描述 , 而是用这人身上有多少奢侈品来定义 。
另外就是电影中一言不合就开始互撕的塑料姐妹情也令人厌恶 , 基本上这部电影的所有矛盾冲突都靠误会、争吵来体现 , 还有闺蜜之间的互相背叛 , 与对方的恋人暗通曲款 , 就这种东西还打着友情的名义出来骗钱 , 真的是令人不忍直视 。
3.《嫁给大山的女人》
如果说以上两部电影的毁三观在于不切实际的话 , 那么这部电影最令人寒心的就是它的真实 , 撕开了遮羞布下的那血淋淋的现实 。
2006年感动中国河北十大年度人物获奖人物 , 郜艳敏 。1994年被人拐卖到河北曲阳下岸村 , 在逃跑和自杀失败后 , 接受现实成为了该村唯一的女教师 。
这件事被拍成一部名叫《嫁给大山的女人》的电影 。影片中最大程度的淡化拐卖的色彩 , 掩盖了其买卖的本质 , 不仅让被拐人自愿留下 , 还美化了拐卖者的形象 。不客气的说 , 这部片子是对所有被拐者的二次伤害 。
被拐进大山的女人 , 接受了自己高龄、残障的丈夫 , 拥抱了自己的新生活 。就差没说人贩子用贩卖人口的手段在大山深处散播爱意、建设文明了 。
豆瓣2.1分 , 是对这种扭曲三观的主旋律电影最好的评价 。
- 寒性体质的产妇适宜吃哪些食物 产妇凉性体质,吃什么食物好?
- 温江发展最好的区域 成都温江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 我家这种情况,用轮流赡养的方法可以吗?
- 有人说,现在的网络小说就是快餐,和文化关系不大,你认为呢?
- 13岁梧桐妹骂脏话、怼网友,贾静雯为何从来不公开大女儿的长相?
- 折扇是日本人发明的吗 折扇到底是哪国发明?
- 有没有那么一部电视剧,是能让你落泪的?
- 你如何看待那些“打了你一巴掌再给你一颗糖”的行为的人?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企员工对企业的罚款只能认命?
- 我是做水果微商的,做自己家乡的蔬果,如何引流,招代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