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康得新造假案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三 )


5.会计师事务所体制建设不完善,是注册会计师被追究审计责任的“致命因素” 。
(1)会计师事务所采用有限责任制的体制,导致了审计责任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几十万元的注册资金承担的却是涉及几个亿、数十亿数额的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事务所的败德成本很低,潜在收益却很高 。因此,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方面想方设法“压缩”审计成本,无视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的建设;另一方面为了争取客户,往往不惜降低审计质量,甚至与被审计单位串通作弊,出具虚假报告 。有限责任制成了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逃避民事赔偿责任的“防火墙” 。
(2)注册会计师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没有及时拓展专业知识,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难以适应业务的发展需要 。另外,注册会计师缺泛应有的职业谨慎和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不强,审计程序应付了事,甚至利用内幕消息谋取私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这些源于行业内部的原因,成为注册会计师被追究审计责任的“致命因素” 。
6.注册会计师相关法律条文的矛盾性,导致了审计责任的复杂化 。
为了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国家先后出台的《刑法》、《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公司法》中,都涉及了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有关的规定 。这一系列规定对维护市场运行秩序起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立法顺序的先后不同,使得这些现行法律中,涉及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条文存在不少矛盾之处 。如专向性立法,它不象刑法那样以犯罪的侵犯客体为线条进行分类规定,会导致追究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时尺度不一致,不平衡;强调实体法,轻视程序法带来了会计师事务所赔偿程序问题的矛盾;其他一些司法文件的解释所带来的会计师事务所赔偿金问题等等 。这些现象导致了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复杂化 。
7.无差别的审计报告制度,是审计风险呈扩大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
无差别的审计报告制度,是指审计报告的行文格式与内容不区分审计目的(或者使用目的)的不同要求,千篇一律地使用统一的报告模式,并且在审计报告中不注明报告的使用目的的一项审计制度 。这给委托者将审计报告用于非审计目的的用途提供了方便,也给注册会计师增加了额外的风险 。
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明确审计目的,审计业务约定书对审计目的也有明确的约定,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目的计划并实施审计工作,审计目的不同,实施审计程序的侧重点也不同 。审计报告用于约定的使用目的时是客观、适当的,但如果用于非约定的目的时,就不一定显得客观和适当,这种风险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 。

关于康得新造假案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文章插图
谢谢你的提问 。
你提到的问题中的事件,我没有做过深入研究过,所以不知道答案 。抱歉!
内事不清问baidu
不严
不知道
【关于康得新造假案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已回答类似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