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紫檀木边框嵌牙山水人物图插屏故宫博物院藏
清紫檀木边框嵌牙山水人物图插屏点翠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最后,点翠工艺大而同漆、木、牙雕(染牙)工艺复合,小而同金属、珠宝、玉石搭配,涉及工艺较多,加之点翠材料来之不易、工艺精细耗时,大大提升了点翠文物的价值 。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点翠工艺是中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 。是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结合使得它温润不张扬,掩饰了金银器物的耀眼光泽又赋予首饰品低调的奢华,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 。
△以上三幅图源自故宫博物院
“谁家窈窕住园楼,五马千金照陌头 。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早在唐代,诗人李峤就已经在诗句中咏娥点翠之美 。
所谓点翠的翠,就是翠鸟的羽毛 。翠鸟是一种生长在中国福建南部和广东一带的留鸟,其背尾和双翼都长着亮蓝色且泛莹光的羽毛,这种羽毛在不同的光线下可呈现出皎月、湖色、深藏蓝等不同色泽,光彩夺目,富于变化 。在染料工艺被发明以前,翠鸟羽毛自然是不可多得的装饰材料,常被珠宝匠人用来与珍珠、宝石、黄金累丝镶嵌在一起 。
点翠工艺的高峰出现在清朝,由于继承和发展了金属制胎以及点翠羽等更为复杂的工艺形式,“点翠”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金工技艺,随即成为金银制作中的重要工种 。当时皇宫后妃们几乎所有的首饰都用点翠工艺作为装饰,从钿子、簪钗、头花、耳环,甚至到团扇、插屏、盆景等其他生活用品,处处翠色,成为风尚 。
△翠鸟本尊
在《雍正十二美人图》中,从很多清宫贵族女眷的穿戴即可见当时点翠的风靡程度 。尤其是画中对人物服饰和首饰的描绘,点翠头饰造型别致明显,展现出清中期独有的首饰风格 。
△《雍正十二美人图》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点翠首饰中,最精美的首推点翠簪和点翠头冠 。包括明万历皇帝孝端皇后凤冠 。这一明定陵出土的凤冠,是现存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华贵的点翠首饰,是万历皇帝两位皇后的礼服 。
△明万历皇帝后孝端皇后六龙三凤冠
△明万历皇帝后孝靖皇后十二龙九凤冠
1958年,北京市文物局曾对出土的定陵凤冠做过修复,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过问下,定陵出土文物的修复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其中出土的两件凤冠软翠残损严重,每件凤冠需两百只翠鸟的软翠(翠茸)才可修复 。而根据色泽筛选,每百只翠鸟可选取五至六只为上品,材料的淘汰比高达95% 。如以两件凤冠修复需四百只翠鸟为基数,那么所筛选翠鸟总数接近万只,数量之众超乎想象 。因此,出于保护自然生态考虑,此次修复也是新中国唯一一次大型的采集翠羽活动 。
那么如此繁复的制作工艺到底是怎样的呢?
点翠的原版制作工艺:
△翠鸟羽毛
此为真实收藏的羽毛样本,以下均为普通鸟毛仿制制作 。
△制作底托
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
△剪切花片
按照所需花片形状将羽毛修剪备用 。
△黏贴羽片
把羽片用胶黏合在花托上,再修剪外边缘 。
△完成
分装完成,整理 。
点翠的光泽无可替代,但无论从法律还是保护环境的角度看,太过残忍和疯狂,所以点翠工艺必须下课 。替代品里仿真度相当高,接下来分享一下用丝带防止的点翠工艺 。
点翠工艺仿制版:
所用工具:2CM宽缎带、金属花托、乳胶、硫酸纸、刷子、铅笔 。
- 古代有专门为女子接生的稳婆,却为什么没有女医生?
- 《西游记》当中公主抛绣球招婿,在古代婚姻中真的存在吗?
- 湖北古代名人,湖北历史人物有哪些
- 古代唯美句子誓言
- 古代比较有好听的女名
- 我国古代用于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的称谓是?
- 古代历史上,和珅和刘墉谁的权力更大?
- 汉武帝的几任皇后结局
- 古代乞巧节最初指的是什么
- 蒙古人在古代叫什么人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蒙古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