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楚国是苗族建立的,但是北方的匈奴怎么跟苗族也有关系?( 二 )


把匈奴说成是夏后氏是司马迁配合汉武帝时代国家大政的一个污蔑,因为夏后氏是老二支系大鲧族,正是早期抛弃苗蛮的人,后来帝尧体系复仇后,被发配四川的大禹体系重新崛起又是击败三苗发配北三苗出去的人 。西周时双方放下恩怨大一统,但春秋后双方又恩怨再起 。台湾原住民就是西周灭亡后溃逃的夏后氏 。所以夏后氏是仇敌,司马迁把游牧的自家体系说成是夏后氏是出于政治需要 。就像汉朝污名蚩尤也是出于政治需要 。
在游牧区的大鲧族是黄突厥,属于鬼方体系 。后来汉朝打击匈奴,确实导致匈奴融入到鬼方体系的懂胡鲜卑里了 。所以后来的鲜卑由于羌系人口绝对占优,所以基本上是羌系 。语言也变成了匈奴语体系的阿尔泰语,就是黄白匈奴融合出的语言 。内地是湖北话存在大量弹小舌语音,湖南话其次 。再泰语里也有一部分 。因为泰族基因O2a出于古楚苗蛮系分支,包括箕子朝鲜基因O2b 。
汉朝打的匈奴主要是老大乌拉尔N系和印第安这个组合,乌拉尔大概率是蚩尤后裔 。苗族自认蚩尤为祖先是因为古楚分支的苗瑶不同意汉朝的做法,于是南迁了 。后来也确实是乌拉尔远走,只留下布里亚特一部分融入羌系主导的蒙古 。因为古人是知道自己源流的,所以羌系基本上返回不了的都围绕着中国,例如通过藏彝走廊去到云南和缅北 。
最早的楚是老三苗蛮、老大乌拉尔和斯拉夫、部分印第安构成 。殷商时代是苗瑶+泰族、朝鲜+斯拉夫南支以及部分印第安,也就是殷商 。目前不清楚红山文化的乌拉尔有没有存在于殷商 。但后来确实是乌拉尔与印第安基因是联合在一起的 。秦是羌系和是斯拉夫联合的体系 。此时秦防卫的匈奴是乌拉尔印第安这个体系 。羌系游牧依附于秦,所以匈奴无法统一 。但楚人刘绑建立的汉朝导致游牧区的匈奴统一了,最后对峙中走向大战 。于是羌系游牧一部分入东胡剃了头成了鲜卑,最后还建立了蒙古 。蒙古一词正是苗族芒勾一词,泰国曼谷一词,泰语里芒勾是龙的意思 。
殷商武丁时代羌方由中东古埃及返回,就是天夭或桃夭 。羌方返回受阻,于是派出先羌绕道返回蜀地、楚地和吳地去联合自家体系南三苗苗瑶,最后瓦解了殷商联盟,促成了周灭商 。楚地和吳地的先羌就是主导楚吳的人,后来融入中原汉族的也是这个体系 。苗瑶不满汉朝南迁了,先羌与苗瑶融合的畲族则留在原地未融入 。可见古代是一直保留着民系认同的 。由于苗瑶南迁还建立了一个夜郎國 。使得汉族内几乎没有南三苗的O3类型 。反而与先羌融合成吳城遗址的泰族有一部分融入汉族,比例为5% 。主要分布于湖南和两广 。曹操就是O2a泰族基因 。有趣的是契丹是呗逃的泰族基因建立的,我猜测是项羽部众分支北逃 。所以楚人吳人回融的基本上是先羌后裔 。
所以这个题一方面啼笑皆非另一方面又误打误撞说了匈奴与苗族有关 。实际上羌系北三苗是匈奴最重要的一支 。最后补充一点南支的斯拉夫随泰族南迁了,大部分融在泰国人里 。一部分与泰族构成柬埔寨和缅甸 。斯拉夫是以扫族,姜子牙老婆扫帚星,也是屈原《离骚》的真实含义 。印度恒河文明是斯拉夫体系与秦体系建立的,所以恒河文明类苗瑶文化 。
看到有说楚国是苗族人建立起来的 。有没有考虑过要从苗族的历史中证实这个问题?在没有搞清楚苗族历史的情况下,特别是没有苗族语言记载的历史资料佐证的情况下,我不认为仅凭汉语言记载的历史可以证实这样的说法 。因为,所谓民族,其实更主要的是文化的概念 。有文化的区别,特别是有语言文字的区别,才有清晰的民族界限 。所以,要证实楚国的民族是不同于中原的民族,要拿出不同文化的证据,而这样的证据似乎并没有看到 。看到在武汉发现的商代的盘龙城,明显的与中原商代文化相关(遗憾的是盘龙城考古没发现文字) 。至于说到匈奴与苗族相关,那就离文化界限更远了 。其实,中华大地上先后出现的所有民族,应该都参与了中华文化,所以各族都是相关的 。我也不认为特别挑出来匈奴和苗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