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 三 )


不过,也有一些镜头要依靠电脑特效,“像国外的丧尸片,会有人被僵尸吃掉一半的镜头,这种戏单靠硅胶不行,需要在拍摄时把演员身体的一半涂成蓝色或者绿色,后期再用电脑CG(计算机图形学)将涂蓝涂绿的部分去掉,营造出只剩半个身子的效果 。”血浆颜色有讲究,呕吐物是土豆泥配绿豆汤 。
对于恐怖片来说,血浆无疑是必不可少的道具,在库布里克导演的恐怖经典之作《闪灵》中,最血腥恐怖的场景莫过于如同洪水般的鲜血从电梯中汹涌而出,淹没了走廊的那一幕 。相比于电脑特效这些新兴技术手段,制作假血浆对于恐怖片道具师来说,可以算是“代代相传的手艺”了 。据刘吉介绍,现在制作假血浆的主要原料是色素、蜂蜜、水或者酒精,其中蜂蜜负责调解粘稠度,让假血浆看起来更真实 。如果在冬天拍摄,就要用上酒精,避免假血浆凝结过快 。
血浆的颜色其实也有讲究的,因为血离开人身体后,颜色是会发生变化的 。刚流出的血会带点粉色,比较新鲜 。时间久了就会慢慢变黑,这个时候就需要加点绿色跟咖啡色来调和 。
呕吐物,“大多数都是土豆泥或者绿豆汤调出来的 。”
2、化妆:画鬼容易画人难,采访人员亲身体验伤痕妆刘吉坦言,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特效化妆,做鬼怪野兽这类造型并不算难,最难的其实是“写实” 。“不管是鬼怪,还是野兽,都比不上人物的写实特效来得困难 。前者允许想象力的发挥,没有一个参照物 。但是如果写实做得不好,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其实和美术界的“画鬼容易画人难”是同一道理 。
3、场景:墓地野坟坡都得去,拍完赶紧磕个头“恐怖片夜戏多,拍摄场地很多都在荒郊野外,很多地方现在想起来都很后怕 。记得有一次,导演安排我跑到一个小土坡上,后来才发现这个土坡是个小坟,所以拍完这场戏,我对这那个土坡不停地磕头 。
”在《笔仙惊魂》中饰演小武的翟文斌出演过多部恐怖片,他担任编剧并主演的《咒丝》将于暑期上映 。谈
到恐怖片的拍摄场地,翟文斌介绍:“除了荒郊野岭,老宅、墓地等,一些具有诡异气息的地方也是拍恐怖片的必备场所,《咒丝》选用的主要拍摄场地,其实就是老旧的化工厂和深夜的地铁站 。
”浴室、楼梯、空房子,一样“吓果”惊人 。除了在荒郊野外拍摄的场景,日常的生活场景也是恐怖片中不可或缺的“吓人”之地 。如《午夜凶铃》中,安静的房间中突然响起的电话声;《咒怨》中,伽椰子从楼梯转角处蠕动爬下……实际上,电话铃声、楼梯、浴室、镜子……这类常见得不能再常见的地方,只是被导演巧用静与动、人少与多对比的方法,配以音效、灯光和布景,容易让人产生“带入感”,才营造出了心灵上的恐惧感觉 。
4、音效:恐怖音乐有“神器”,没有音效的恐怖片,是要打大折扣的 。《驱魔人》里,那个被魔鬼俯身的小女孩歇斯底里的粗口话和阴森的笑声,《切肤之爱》里女主角用钢丝锯男主角的小腿时的声音,《咒怨》里伽椰子从楼梯爬下来那“嘎嘎嘎嘎”的声音,都让人汗毛直竖 。
“如果有一部恐怖片,恐怖到让你不仅要捂住双眼,还要堵住耳朵,那才是真正成功的”,电影音效设计师罗锟曾为20多部恐怖片做过配乐,在他看来,每部恐怖电影都有自己的整体基调,根据这个基调,再按照不同的情节和不同的出场人物转化配乐,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大提琴、金属乐是恐怖片中常见配乐 。
以大提琴为例,大提琴音色较为低沉,容易给人一种压抑紧张的感觉,因此常以大提琴的声音作为事件的序幕,而大提琴哀凄的音色更能表现出恐怖片想传达的“死亡”主题,例如《大白鲨》的背景音乐,听似简单,只有高低两节音符的曲调,通过巧妙地编排之后却变成了营造紧张气氛的最大功臣,成功地表现了鲨鱼正一步步逼近的感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