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也打死了老虎,那为什么武松作为打虎英雄的代表,源远流长呢?( 五 )


二者虽然都有打死老虎,作者对武松的形象塑造是一个爱打抱不平,侠肝义胆,武功高强的完全正面形象,而对李逵的形象塑造则是乱杀无辜,粗鲁无礼,一介莽夫和无赖的形象 。这也导致二者在人们印象中更愿意记住武松打虎这个形象 。
总之,武松打虎比李逵杀虎出名,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原因:是徒手打虎对刀杀老虎,为民除害对为母报仇,侠肝义胆对莽夫无赖 。欢迎关注@IT老手!
我个人观点,首先立场不同,武松打虎是正直当时虎患,当地人谈虎色差,当地的衙门甚至都发出公告,而武松酒过三巡,夜闯景阳冈,三拳打死虎,又被当地的猎户发现,大家被他的本领所折服,其次当地的宣传需要,稳定人心,故而把武松称为打虎英雄,也给他封官奖赏!而李逵则不同,是去接老母亲时,发现母亲被老虎吃啦,怒火中烧,杀啦老虎一家!李逵当时已经是政府的对立面,而且没有人知道是他杀的,诸多原因,做一样的事,结果完全不一样!值得我们深思!
这个问题,估计黑旋风李逵,也一直很憋屈:
同样是打虎,凭什么武松比出名得多?他打死了一只老虎,我可是干死了四只,端了老虎一家呀!不仅这一代老虎不能为非作歹,下一代老虎,更没法伤人性命了呀!
实际上,武松打虎的知名度、美誉度,甚至获得的奖励,之所以远比李逵要高得多,是因为,二人打虎的事前准备不同,打虎的难度不同,事后的宣传也不同 。
打虎之前,武松一下干了18碗酒(也有说是15碗),根本不相信景阳冈有老虎,甚至,还恶意揣测好心提醒他的酒家:
所以,武松只提了一根并不结实的哨棒,没有准备杀伤力更强的刀枪剑戟之类的武器 。
一句话,对于武松来说,这是一场没有准备的战斗 。
而李逵则不同,老娘遇害,尽管李逵很伤心,但是,也让他知道这里有猛虎,所以,做了相对充分的准备 。
武松的这场“老虎遭遇战”,是在被偷袭的情况下,被迫反击的 。
当时,武松躺在青石上,打算睡觉,迷迷糊糊间,老虎突然就跳了出来 。
一般情况下,老虎这种猫科动物,不打无准备之战,一定是在窥视了很久,发现这个傻子居然没有防备地睡觉,在极容易得手的情况下,才发动进攻 。
武松的哨棒折断后,赤手空拳,打虎的难度更大 。
反观李逵,他的武器是朴刀,相对于哨棒和一对肉掌,打虎的难度小得多 。
再一个,李逵是深入虎穴,偷袭得手,技术难度相对于武松,也要低很多 。
打虎之后,武松遇到两个猎户,就把打虎经过告诉了这俩人 。这俩人,又添油加醋把武松打虎的故事,告诉十几个乡夫 。
然后,“七八十人,都哄将来,先把死大虫抬在前面,将一乘兜轿,抬了武松,径投本处一个上户家来 。”
在这里,武松又把打虎经过,细细跟三四十个猎户说了一遍 。
这时已经有一百多个人,知道了武松打虎的英雄事迹,这一百多人,回去再告诉其他人,武松的知名度,自然以几何数迅速增加 。
所以,阳谷县知县,派人来接武松 。武松坐在一乘凉轿里,由四个庄客抬着,把那大虫扛在前面,挂着花红缎匹,迎到阳谷县里来 。
看原文:
那阳谷县人民,听得说一个壮士打死了景阳冈上大虫,迎喝将来,尽皆出来看,
哄动了那个县治 。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迭背,闹闹穰穰,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 。
在“阳谷县人民”大张旗鼓的宣传之下,武松打虎的动人事迹,怎么能不传遍天涯海角?知名度怎么能不高?
然而,沂水县人民对李逵打虎的宣传就不一样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