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认为的垃圾食品有哪些( 二 )


文章插图

在生活中你认为的垃圾食品有哪些

文章插图
筷子和叉子的变革 , 是人类进食方式上的大事件 , 为什么是一些地区使用筷子一些地区用叉子呢? 其实正是地域差异最能说明问题的 。
在生活中你认为的垃圾食品有哪些

文章插图
1.饮食结构和特点 。用筷子的人主要在东亚大部 , 以中国为例 , 长久以来吃五谷杂粮和各种植物性食物 , 肉类占比较少 , 加上烹饪技巧的高超 , 食物处理过程细腻精致 , 成品没有大块的 , 所以不需要刀去切割 , 反而用筷子更方便 。西方就不同了 , 都是大块肉上来 , 先人都是用的身上佩戴的武器刀 , 切割需要固定啊 , 叉子稳定性比灵活的筷子好 。
2.还有分餐与合餐的差异 。中国人习惯是将所有的菜肴同时摆放在餐桌上 , 感觉特别丰盛 。食者吃多吃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自由选取 , 那么使用筷子就更加方便满足需求 , 不然每个人都一把刀一把叉子地在桌上舞刀弄枪的感觉 , 实在感觉不雅 。同时进食过程的小块儿取食 , 你推我让 , 更强调感情与交流 , 符合中国吃饭即沟通关系的特点 。
3.文化差异 。我感觉这方面的内容是造成用筷和刀叉的最主要区别 , 筷子能在中国产生和扎根发展正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契合 。比如:中国文化倡导“天人合一” , 讲究效法自然 。细看筷子一头方一头圆 , 和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一致;还有“和为贵” , 相比于西方用刀叉给人的一种暴虐和舞刀弄叉之感 , 筷子温文尔雅的夹取食物就显得更加内敛和含蓄 , 也符合谦逊的礼仪之邦作风了 。
西方文化的出发点是人文主义 , 核心是理科和科学;重视个人发展 , 人与自然的斗争 , 崇尚扩张征服意识和冒险精神等 。刀叉进食方式其实有体现这些:比如不停地切割动作更像是由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 , 充满逻辑思维方式 。刀叉是金属物 , 是自然环境中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 , 西方人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 , 表达的是对资源的掘取与占有 , 是逐利和取利的表现等 。
正如埃利亚斯所言:“就餐的行为方式(进食方式)并不是孤立的 , 它是整个社会所形成的行为方式的一个部分 。就餐行为的水准总是与某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相一致的 。”
【在生活中你认为的垃圾食品有哪些】文/GSN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