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探讨李云迪的事,到底探讨的是什么( 三 )


此前,李zhi为了分化长孙无忌的权力,先后设立了九个“宰相”,这九个人都是不同职位,有的人仅是五品官,而长孙无忌却是超ji一品大员,为了保证二人的政zhi话语权相同,李zhi设置出了“同中书门下三品” 。
这个职位非常有意思,大概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权力”的平衡器,长孙无忌本来就是老臣,地位很高,自然在在朝堂一呼百应,而例如柳奭,他的知名度不高,而且地位不高,仅是河东柳家之人,不过他有才能,李zhi很聪明,强行让他抢夺长孙无忌的权力,这便是“同中书门下三品”,解读下来就是,大家都是三品官,而且都和中书门下的宰执相同 。
所以李zhi的政zhi智慧不低,甚至很高,同中书门下三品,对后世的政zhi制度影响至深,一直到清朝,都有这个制度的逻辑痕迹 。
但长孙无忌很强大,李zhi设立这么多宰相,竟然都被长孙无忌同化成为了对手,就说柳奭,久而久之他都成为了支持王皇后之人,李zhi等于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大麻烦 。
朝堂行不通,李zhi利用武媚娘进行操作 。
武媚娘确实受宠,但前提是,李zhi一直能够利用她 。
武媚娘在几年的时间里,为李zhi生孩子,又带着李zhi的意思,和朝堂的官员交好,这便是李zhi曲线斗争的方式,其中争取到的最大的成果,就是李勣,这个贞观时代留下来的军神,李勣也被李zhi高度尊重,对于废王立武一事上,李勣最终表示支持李zhi 。
后宫战术正式生效,李勣的站队,让长孙无忌和诸遂良等人失去了斗争的实力,李zhi趁机废王立武,王皇后被废,紧跟着的是诸遂良和长孙无忌被排除出政zhi中心,最后更是身死他乡,李zhi拿到了自己的权力,而这个以往看似人畜无害的皇帝,在废王立武的事情,造成了许多人的“身死”,他的舅舅长孙无忌,凌烟阁diyi功臣,就是死在这场争斗中 。
唐高宗虽然在争夺权力,可内部的政zhi却从来不曾放松,在贞观朝之后,让局势继续稳定,开创永徽之zhi,由此可见,李zhi还是听了李世民的训导,深谙民本的思想,即便在内部夺权,但原则都是不损害百姓的利益,对此我们可以说,李zhi是历来政zhi斗争夺权,对天下伤害几乎于无的皇帝 。
在唐高宗后期,唐高宗开始出现了疾病,为了保证权力的掌控,李zhi继续培养自己的政zhi伙伴:“武皇后” 。
在与长孙无忌等人的斗争中,武皇后的能力和政zhi眼光被发掘,因此被李zhi看好,为了继续掌控朝堂,李zhi让武皇后代为执政,武皇后成为了李zhi的“政zhi木偶人” 。
不过李zhi的皇帝生涯必然是有瑕疵的,他虽然是厉害,没有野史形象里被渲染得那么懦弱无能,但是后期的疾病,还有武皇后的迅速进步,让他对局势失去了控制,说白一点,那就是武皇后有二心,但是唐高宗已经被绑架得无法脱身了 。
后来上官仪提出废掉信巫蛊之术的武皇后,李zhi也欣然应允,却被武皇后知晓,质问李zhi,李zhi连连否认,把责任推卸给了上官仪,导致上官仪一家子都被打入尘埃,自幼在掖庭里长大的上官婉儿,正是上官仪的孙女 。
再后来,武皇后被立为与李zhi平等的“二圣”,这是在模仿隋朝杨坚和独孤伽罗的夫妻政zhi,但是武皇后和李zhi不同,他俩之中,武皇后占据主导地位,李zhi因为身体原因,基本告别了执政,这也让武皇后积累了庞大的政zhi力量,最终成为了武则天 。
从正史里看,李zhi这个人就像一个矛盾体,也像一个绝处逢生的生存家,他有着他独特的隐忍和脾性,看似懦弱,但又狠心无比,看似被压迫,却在位数十年,因此李zhi本身就是皇帝群体中另类的一个,有着难以述说的,独特的帝王之术,他也是李世民贞观理念的最好继承者,这位“懦弱的皇帝”,把唐初的良好局面,贯彻了下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