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有什么科技创新吗?( 四 )


1. 天文学
天文学是随着宗教发展起来的,为了精确祭祀仪式的时间,印度古代需要对日月运行进行观察,于是产生了天文学 。天文学是印度传统自然科学里最受重视的一门学科 。
2.数学
为了进行复杂的天文计算,印度人发展了数学,古代印度的天文学著作同时也是数学著作,天文学家同时也是数学家 。
印度人对数字具有敏锐的感觉,在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难以想象的大数字和难以想象的小数字,如《夜柔吠陀》中就出现了“亿”这样的大数字 。代数学发达同样和祭祀分不开,祭坛的大小和形状都需要精确计算,《祭坛经》里专门论述祭坛的形状、构作法、面积计算等,譬如怎样发长方形变成等面积的正方形或圆形 。这部经典里还提到了勾股弦定理,比中国人的发现还早 。不过后来印度的几何学几乎没有发展,除了正弦理论,几何知识比较幼稚,关于三角的知识大部分来自古希腊,18世纪初,斋普尔王公第一次把阿拉伯语的欧几里德几何学翻译成了梵语 。
但算术和代数方面,印度人的成就惊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超过了古希腊和中国,印度的算术自古分默算和指算两种,默算就是心算,指算就是利用10个指头算,古代印度没有算盘,所以发明了独特的指算 。天文学家圣使也是一位卓越的数学家,他的著作了详细讨论了开平方、开立方、以及级数等算术问题3,医学
印度河文化遗址里,发现了鹿角、乌贼骨等,被认为当时是作为药品使用,遗址中有考究的浴池和完善的排水系统,可能已经有了某种卫生观念 。
吠陀时代,医学被认为是吠陀学问的一种,《阿达婆吠陀》中已有许多医学方面的材料,记载了药物学、解剖学、胚胎学和生理学,甚至还有身体骨头的准确数目,可能已发明了导尿手术,但当时的医学还是和巫术混为一谈 。
到了佛教兴起时代,印度获得较大发展,出现了像耆婆那样的名医 。公元2世纪,名医恰罗迦写出了著名的医学经典《恰罗迦本集》,摆脱了巫术的影响,其中记载了大量动植物药草等,其注重平衡的概念与中医很相似 。另一个名医叫修罗泰,精通外科,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外科知识,他的著作里记载了127种外科器械的形状和用途,包括了镊子、导尿管、阴道反射镜等,还记述了骨的移植、骨折的固定、堕胎、白内障、胆结石切除等手术,他摆脱了婆罗门教的禁止,主张尸体解剖来对人体全面认识,他是第一个用身体上的皮肤移植到破损耳朵上的医生,并进行过补鼻等整容手术,制定了详细的消毒流程,可能是人类最早的消毒手段的尝试,他提出的看、触、听的诊断方法与中医也十分相似 。
4,化学、物理、机械
化学方面主要是炼丹,会蒸馏、煅烧、提纯等方法,受玄想性思维的影响,化学到了11世纪已成为魔术,有的教派还发展出一个水银派,认为水银是由湿婆产生的,通过使用水银可以和湿婆合一……古印度化学和中国的炼丹术、阿拉伯的炼丹术齐名 。
物理学方面也提出不少出色理论,如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光和热是同一物质的不同表现、一切原子种类相同,不同的结合产生不同的效果等等 。宝石鉴定方面也非常出色 。不过印度人具有重视整体轻视个体,重视普遍轻视特殊,重视思辨轻视经验观察的特点,印度人的物理知识始终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
机械方面,古印度人制造出水轮和水钟,据说,印度人对永恒运动这一概念的偏好,影响了欧洲机械运动法则的发展,不过总体来说,印度在机械制造方面落后于古中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