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控制欲强是一种什么体验?( 二 )


《小欢喜》中陶虹饰演的妈妈,是一位知性又富有的母亲,但她对女儿的控制也是无处不在 。从衣食住行到个学习成绩,从兴趣爱好到人生规划,她都要管到底,孩子必须按照她的想法去生活,最后还不忘说一句,“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

父母控制欲强是一种什么体验?

文章插图

她的女儿英子是剧中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却是最可怜的一个 。每次看到她因为压力而伤心哭泣,我的心也跟着揪起来 。
因为我爱你,因为我是为你好,所以你一切都要听我的,这是中国家庭中普遍存在的模式,殊不知,这种模式害人匪浅 。
存在于家庭当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些隐秘的控制欲,常常披着爱的名义,甚至感动了控制者本人 。
董卿是全国知名的主持人,但即使她如今这样成功,每每提起自己年少的经历,都会忍不住落泪 。

父母控制欲强是一种什么体验?

文章插图

因为她的父亲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对她要求非常严格 。别的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她要在屋子里读书;别的小朋友早上赖床的时候,她就要被叫起来晨跑;别的孩子休息的时候,她要打扫屋子……
父亲的苦心成就了董卿的优秀,这种优秀可以让她拥有非凡的气质、优雅的谈吐、观众的赞许……可是,她也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
即使多年以后,她仍然无法摆脱那种被控制的不安全感,生怕自己做得不好或者做错什么,就引起父亲的不满意 。她曾坦言,自己的心里就好像有一个深深的黑洞,永远填不满 。
以爱为出发点的控制,可以催化出孩子的成长,却也会让孩子受到反噬 。

父母控制欲强是一种什么体验?

文章插图

很多父母把“我都是为了你……”这句话挂在嘴边,可是没有想过,对于孩子来说,当他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内心会充满愧疚,认为自己的努力配不上父母的期待,即便内心再不情愿,也不得不按照父母规划的方向行走 。

父母控制欲强是一种什么体验?

文章插图

但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他们都有自己的心理界限,在这个界限之内,他们才能获得安全感 。如果这层防线被反复突破,那么再强大的内心,也会慢慢崩溃 。
张靓颖说:“我可以明白两代人的代沟,我会耐心解释,但并不盲从 。我不是傻瓜,我有我想要的方向 。”
这句话说的真好,说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 。真正为孩子好的爸妈,应该无私地“以分离,得欢喜”,真正的爱,是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懂他的忧虑,顺应他的离开,支持他的梦想 。
现实社会生活中,每次看到有人抱怨他们的父母很专制时,我就有一个【全世界共享一个父母】的感觉 。即使你巳经成年了,不管多大岁数了,但仍然感觉有一些父母固执地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在你生活的各个方面指手画脚,操心操稀碎 。如果你抱怨或是顶撞两句嘴,他们觉得很伤心:“关心你还成了错了”?当你听话的时候,他们说:“你看,我就说没了我们,你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你没听话,最后结果不好,等待你的就是最可怕的那句话:“你看我说的孩子从小看到大,完蛋了” 。总之控制欲型很强的父母似乎不会犯错,他们永远都是对的 。当你和他们在一起沟通交流的时候,你感受到自己的感受,想法,念头都是错的,不重要或者是你该感到愧疚,他们的感受,想法,理念才是正确可行的 。父母常说“我是为你好”,但话里隐含的意思是“你必须听我的”,完全没有选择权 。尤其是在我们的文化教养中,“孝顺”与“听话”被视为人的优秀品质的体现,听从父母的要求是理所当然;不听话则是“忤逆”的表现 。另一方面,控制的核心常被“爱”“在乎”的外表所蒙蔽 。有的父母经常会说:“我是因为太爱你,太在乎你,才管这么多的” 。你要不是我的孩子我管你干吗?久而久之,孩子则会内化这种认知,将关爱和控制等同 。结束语:控制欲很强的父母多半婚姻不幸福,父母之所以有过强的控制欲,无非就是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当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既定路线行走时,会让他们的内心感受到焦虑和不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