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留守儿童?( 三 )


如何看待留守儿童?

文章插图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然而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块教育的硬骨头 。为了让全社会都来关爱留守儿童,有必要来认真分析一下留守儿童的共同特征:
一、性格孤僻
由于常年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留守儿童更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 。爷爷奶奶虽然也很疼爱自己的孙子孙女,但这无法代替父母亲的关爱 。这样长此以往,他们变得不愿与父母交流,也不愿与自己的同学,伙伴沟通,从而变得非常内向、孤僻 。有位小涵的女同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 。每逢春节时,父母亲才会回来和他们在一起 。原以为她看到妈妈的那一刻,会无比的兴奋,欢呼雀跃,可是她却当自己的妈妈是陌生人一样,奶奶教他她喊自己的妈妈,她却呆呆地望着,然后躲进自己的房间不开门 。在学校里,我们几乎看不到她的微笑,她常常一个人坐在教室里,趴在桌子上,显得很不合群 。给人的印象总是目光忧郁,嘴角严重下垂,哪怕老师尽量给她制造惊喜,也很难看到她嘴角的弧度完美上扬 。
二、心理自卑
儿童大都存在着攀比心理,然而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失去了必要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学习上不求上进,甚至自暴自弃 。
三、行为怪癖
由于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家的温暖,缺乏亲情的爱抚,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他们觉得自己好像是没人要的孩子,所以,在偏激、怨恨的心理驱使下,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怪癖行为 。小兴这位男同学便是这样一种类型,他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属于贫困建卡学生 。在学校,他不讲卫生,不爱完成作业,也不遵守纪律 。当他有一丁点儿进步而得到老师的表扬时,他便会得意忘形,惹事生非,别人欺负他时,他就把别人的书本撕得粉碎,还用嘴狠狠地去咬别人!偶尔也去拿别人的东西 。
鉴于以上留守儿童的显著特征,我们只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并用自己的爱心不断滋润,才会慢慢收到成效 。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
前几天听一个外国教授的心理课,有人问到了留守儿童的问题 。
这位外国专家说,“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创伤事件 。”
很多人说起“留守儿童”想到的都是农村被留在家里的孩子,可在城市,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隐形”的留守儿童又有多少人关注过呢?
我们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孩子和父母分开生活造成的种种问题,也可以用各种社会案件来举例说明弊端 。我们可以去抱怨父母埋怨社会,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这是大家随便说说就能解决的问题吗?
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性的创伤事件 。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思考,如果不能改变现状,我们该如何让这些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教育,甚至心理辅导,让他们尽量不要带着一身伤痛步入自己的成人世界?
虽然想了很多,但在现实面前仍然有深深的无力 。
说到底,我和大家一样,只是一个“看客” 。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